看到郝白发来的七个字,二胖秒回:“哥,我马上去办。”两个小时后,二胖肩挑手提、大包小包出现在病房,进门大骂郝白阴损,揪住小辫子就死死不放。郝白哈哈大笑,说老子还想吃个冰镇西瓜,二胖二话不说,一身大汗,出去买来,沙甜的小瓜一切两半,还买了小勺子,递到郝白手里。郝白感慨二胖服侍周到,是个当奴才的不世出的好苗子。二胖哈哈大笑:“和我们的老同学——本县第一奴才刘步云比,差的远,差的远呐!人家的拍马屁神功,那可是天赋异禀,上学的时候就已经把老师们马屁拍的飘飘欲仙、如沐春风了,现在到了首脑机关,更是几经淬炼,早已炉火纯青,武侠小说里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对对——已臻化境,就我这点微末道行,给人家提鞋都够呛。哦,对了,这孙子前几天还向我打听程倩,看来还是贼心不死啊。”郝白忽然想起那天还专门给程倩发过一条短信“刘在找你”,也不知道后来回复没有,拿出手机找了找,一时愣住——程倩回了四个字:“我在想你。”时间是当日深夜。
郝白回想,那天痛饮一瓶红酒,从餐厅微醺而归、和小雨带醉而聊,手机关机未及细看,第二天头痛而醒,二胖等人发来郝白“携带女式内衣抢银行”的视频,郝白惊怒交加,短信也没有细看,直到此时才看见。事隔多日,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郝白纠结良久,踌躇反复,几次编好文字又几次悉数删除,只感觉脑袋隐隐作痛,不知不觉沉沉睡去。
再醒来,范国増坐在床边,笑眯眯地看着郝白。郝白挣扎着准备坐起,范国増一把拦住,先是温言抚慰,随后一夸再夸,郝白谙熟教育系统领导的讲话艺术,预感要有大事发生。范国増忽然问道:“咱们主办的这个《楚鹿教育报》,你听说过吧?”郝白的思绪,一下子回到那个“掉菜刀于银行门口、受暴击于横肉保安”的阳光明媚的五月上午,当时包着那把菜刀的,就是一张《楚鹿教育》。
上一次在卫生院的病房,郝白大概听校长讲起过:《楚鹿教育》的出现,有其偶然性——这是范国増的前任,在给全乡校长们开会的时候,临时拍脑袋决定咱们楚鹿乡必须办一份报纸;《楚鹿教育》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当时“白镇”教办率先办了报纸,虽然一月一期、只有四版,但由于开风气之先,得到时任县教育局长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第一年成为全县教育宣传先进典型,白镇教办校长受到主管副县长大会颁奖并亲切握手合影留念;第二年县里推荐到市里,又成为全市教育宣传先进典型,白镇教办校长得以坐到电视上新闻里才能看见的市政府大礼堂,披红挂彩受到主管副市长的当面表扬;第三年市里推荐到省里,白镇教办校长得以大摇大摆荣登省城,受到主管省领导的亲切接见并随口指示要求全省推广学习。既然省长要求推广学习,文宁县自然要当好表率、首先推广,一时乡镇教办创办报纸蔚然成风,楚鹿乡与白镇一衣带水,也赶紧张罗起来。随后,各乡镇教办报纸成了教办校长彰显政绩、粉刷自我的“表演舞台”,和网络直播兴起后的“直播平台”有异曲同工之妙,陆续有两个报纸办的好的乡镇教办校长高升至局里任差,于是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管工作干的怎么样,报纸一定要办得像个样,不仅要像个样,还要不一样。
《楚鹿教育》从创办到今天,一直处于死活之间:办报水平不死不活,每期都是东拼西凑、杂烩乱炖,主编都不知道自己主编的是个什么玩意儿;办报花费要死要活,每年花掉乡教办1/5的经费,长期处于“办之无味、弃之不能”的鸡肋状态,但村民不这么认为,大家对《楚鹿教育》评价颇高:这个报纸办的好,糊墙美观大方,擦屁股软硬适中,最重要的是还不掉墨,端的是民生福祉、良心制作。
范国増总想改变局面,但环顾帐下无人,只有若干糙汉,苦无一个秀才,近期终于发现郝白,身兼三门课、艺多不压身,而且迎接联合国检查表现优异、机智过人,顿时看见曙光,心说这小子真是不二之选,于是充分运用教办校长的人事大权,稍一运作就把郝白调到了乡教办,期待办好《楚鹿教育》,办好楚鹿教育,给自己找好出路。
郝白想起往事:上大学的时候,好像文艺青年都办过报,郝白还当过院报的学生主编,没事儿就在报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后来准备干一件大事,专门到食堂卧底打工半个月,瞒天过海撰文登出抨击食堂使用地沟油、购买烂菜叶、打饭师傅色眼眯眯重女轻男的社论,加印200份,挨个宿舍发放,气得食堂老板兼副校长三妹夫七窍生烟,发动食堂厨师、配菜小工、洗碗大娘以一份报纸五块钱的价格挨个宿舍回收,当夜事态消失于无形,次日郝白消失于报社。郝白满襟英雄泪,还未出名,却被除名。
这是调到乡教办的第一个任务,郝白也想一显身手,痛快领命。范国増有备而来,专门带齐了往期的一张张《楚鹿教育》,郝白粗粗翻阅,已然成竹在胸,心说这张报纸的存在,简直是侮辱了“报纸”这个曾经高贵的玩意儿。郝白皮外伤将养几天,已然无碍,连日来精心构思、费心设计,《楚鹿教育》暑期特别版已经大体初成、呼之欲出
>>>点击查看《县城青年之入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