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义州外。
崔莹身心疲惫,面容忧惧,听着明军神机炮的声响,更多了几分不安。
大将金涛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王京发生了大变故,消息是一个接一个,天天有变化,可大明军队在对岸虎视眈眈,无论如何也不敢轻易带大军离开。
否则,北面防线必然不堪一击,到那时,整个高丽都将变得极是危险。
金涛收到了最新消息,将文书递给崔莹:“李成桂逼宫杀了沈德符,并准备重建王宫,另外,李成桂为了争取士人的支持,还杀了李仁任同党十二人,甚至将李仁任的家眷流放去了全罗道。”
崔莹目光阴沉。
按理说,李仁任没了,那主持王京的不二人选便是自己!毕竟官位、资历在那摆着,李成桂还不够这个资格!可偏偏,自己在鸭绿江需要防备明军,一时半会走不开,让李成桂等人占了个天大的便宜。
将官崔盛匆匆走来,对崔莹、金涛道:“明军开始撤退了。”
“什么?”
崔莹惊喜不已,连忙带军前出观察。
明军确实在撤退了,船只顺江而下出海,并没有任何准备作战的迹象,而岸上的明军也在有条不紊地向西北离开。
金涛有些不安,问道:“有没有可能是假撤退,迷惑我们,然后杀个回马枪?”
崔莹盯着对岸,良久没说话。
在沈德符派来的公文中,说是陈祖义海贼团杀入王京,挟持了大王。但在李成桂差人送来的公文中,说可能是明军奇袭了王京。
沈德符死了,李成桂还活着,到底谁说得对不好说。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王京被袭,绝对与大明脱不了干系,毕竟若不是辽东都司大军压境,王京不太可能空虚到任由几千人杀进杀出的地步。
崔莹看着大明撤退的军队,心头沉重,咬牙道:“我们现在被架在了烈火之上,守也不是,回也不是。到底是谁布了这阴险歹毒的局,是谁!”
金涛看着狰狞的崔莹,不解地说:“既然明军撤了,我们也应该速速带兵返回王京!”
崔莹呵了声,颓然地坐在了树墩上,咬牙道:“我们当真要带兵回去吗?”
金涛着急,压低嗓音:“若不回去,那李成桂、曹敏修等人可就控制了王京,日后我们领的是王命还是李成桂等人的命令可就说不准了!”
崔莹摘下盔,露出了白发,叹息道:“这就是一个精妙的局!如果明军陈在对岸,我们不会生出回去的心思,毕竟高丽危亡于当下,不可不防备。可如今明军撤了,那我们回去的心思就活了。只是金将军,你想过没有,一旦我们带兵回去,那将面临什么?”
金涛愣了下,旋即明白过来。
李成桂、曹敏修敢没有命令就返回王京,继而杀了沈德符,逼宫辛禑,掌控王京。那崔莹与自己也可以如此效仿,领兵返回王京,杀了李成桂,继而掌控王京。
如果不杀李成桂,那返回王京,很可能会被李成桂控制,甚至可能是发配的结果!
如果要斗,那就是内战了,损失的,可全都是高丽的精锐。
一旦内斗短时间内结束不了,明军站在对面看着这边大火,随时可能扑过来救火,到那时,高丽谁还能抵挡住明军?
崔莹不知道是谁在布置这一切,但很显然,这个人心思绝不单纯,他希望看到高丽内乱,希望看到高丽的力量不断被削弱!可偏偏,这个结果无法避免。
不回去,不行啊。
家在王京,还有从王京带出来的军士,也希望回王京。
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就一个问题:
要不要与李成桂交锋,争夺高丽的话事权!
辽东,五重河下游。
都指挥佥事赵集、指挥使周允道站在外围的山坡上,时不时将目光投下山下的河边。
周允道拿起水囊,喝了一大口水,道:“那个戴帽子的家伙是谁,竟然该和叶都指挥使勾肩搭背?”
赵集摇头:“不清楚,但身份绝对不简单,你看到了吧,河口那里可是有五艘大福船,想来是水师的人,莫不是靖海侯吴祯?”
周允道眯着眼瞧了瞧:“靖海侯做事向来不遮脸,也不会搞得如此神秘。再说了,前段时日运送物资的军士不是有消息说,靖海侯已经返回京师养病去了。”
赵集叹道:“不管是谁,想来和我们撤退有关。你说我们这段时间都干了个啥,待在鸭绿江边,不是砍木头造小船,就是弄几门神机炮吓唬吓唬人,一不过河,二不杀人……”
周允道也疑惑,大军抽调出来这么久,吃的粮食可不少,后勤压力也很大,可偏偏没半点功劳,这种劳师无功的感觉并不舒服,还有损军心。
“那人好像要走了。”
“是啊。”
“船留下了两艘,他们只带了三艘船离开了,这是何故?”
“不清楚。”
“叶都指挥使传我们,快下山。”
>>>点击查看《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