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大明:寒门辅臣目录 >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如此给土着起名字(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如此给土着起名字(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朱樉要不要留镇澳洲,顾正臣还没拿准,但朱樉没参与各项工程,而是负责衙署筹建,搭建起衙署班底,这是真的。

    船上有书吏,有教喻,也有精通南洋诸国语言的通事,这些人拉出来就能用。

    于是,澳洲第一个行省,篆山行省出世。

    朱樉暂代篆山行省布政使,蒋子杰暂任篆山行省参政,李允正暂任篆山行省按察使,都指挥使自然是由总兵赵海楼兼任了,只不过赵海楼忙着去了大篆煤矿,顾正臣代劳了……

    从衙署班底的设置就能看出,顾正臣并没有直接将这里定为秦国,而是作为大明的一个行省。

    开疆拓土弄行省,方便管理,这事顾正臣可以便宜行事,安排封国,划定封国疆域,这种事顾正臣再便宜行事,那也行不起来,这说到底是老朱的家事,不是朝廷的事……

    有官员、有胥吏,再拉几个当兵的当衙役,好了,澳洲行省的草班子就此建成,没衙署,就一个帐篷,没桌案,拿树墩先用着,缺什么自己想办法去弄。

    一穷二白,那也需要做事,户帖需要编造出来。

    这事可就愁坏了参政蒋子杰,朱樉是不会发愁的,反正布政使,发话就是了,办事的是下面的人……

    蒋子杰其实是朱樉身边的老人,秦王府的录事,按理说干个几年出点成绩,还是可以被朝廷提拔提拔的,可因为秦王都跑路了,蒋子杰想干出点成绩都没机会,一拖二拖,被拖到了澳洲。

    这在蒋子杰看来,这就是自己的机会,只要做好了,老朱铁定能看到,看到了,自己说不定就能高升。

    至于什么代参政?

    蒋子杰直挠头,这实在是太过滑稽,就这点人口,放在大明连配个知县的资格都没有,顾正臣竟然要设个行省。不过话说回来,澳洲这土地如此广袤,你只设一个行省,这怎么够啊,怎么滴,也得划分十三个行省啊……

    这是个看似很矛盾的地方,可偏偏是现实。

    户帖?

    蒋子杰看着篆山知府徐子明、篆山知县严朝舜,也甩了活计,言道:“我不管其他,我只要户帖,你们必须造出来。”

    徐子明、严朝舜傻眼了。

    但没办法,上级发话,下面就得照做。

    严朝舜一想,土着既然是大明的了,那干脆给他们起名字得了,记不住没关系,给他们脖子上挂个牌子,什么时候记住了什么时候摘。

    没名字,自己也造不了户帖啊。

    道衍、张云纵等人也开始苦恼起来,四千多人,要起四千多个名字,这怎么起?

    顺其自然的张至臻拿着一本《道德经》就解决了一切问题,《百家姓》在北宋时就有了,在大明那也是启蒙读物,大家都记得是吧,那先从姓赵开始吧,翻开第一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族长是吧,你以后便叫赵道,你叫赵可,你叫赵可道,那个谁,你叫赵非……

    道衍、宗澄郁闷不已,趁着这边忙着起名字的时候,换了个坑,拿出了《金刚经》,翻看看去:“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看来斗争随时随刻都在发生啊,不争抢机会,流失的是佛门弟子。好了,咱也起名字,就宗如,宗是,宗我,宗闻……

    户帖呢,记下来。

    这一户,全都姓宗……

    文化这东西确实没有刀锋利,可耐不住润物细无声,悄然之间就将人改变了。

    顾正臣对此深有体会,毕竟在后世的时代里,跪舔西方,喊人爹的人大有人在,人家之所以心甘情愿地跪着喊爹,除了每年十六亿的分红的因素外,一个关键点就在于一堆的文化价值观输出。

    华夏文化没西方那一套逻辑,主打一个包罗万象,海纳百川,有骨有魂,就这些,不需要“入侵”土着,自然而然就能让土着归化。

    不信看看大明周围,周边挨着的,无论是东北的高丽,还是南面的安南,这都是华夏文化圈里的,包括现在的元廷,身上的华夏文化烙印还没刮掉呢,还有东海的日本,他们说白了还是遣唐使回去之后才有了真正的文化。

    随着国力增强,华夏文化影响只会越来越强。

    不管是哪个时空,它的影响力都伴随着国力,当国力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时,那华夏文化的影响力,也将踏上巅峰,俯瞰诸国。如果大明的宝船船队开到英吉利海峡,开上几炮,别说什么土着,就是英格兰、法兰西,到时候该说中国话的时候,他也得说……

    文化认可,从名字开始,不信去看看那些起外国名字的人,他们就是认可,并希望融入到那个文化之中。

    给土着起名字,立户帖,分宅基地,给帐篷,给粮食,让其生活方式逐渐接近大明人的方式,这就是篆山行省上下官员主要负责的事。

    两日后,赵海楼带脉炭者确定了矿区位置,而此时外城栅栏也已修了起来,顾正臣下令,调两千百姓、一千四百土着、三千军士,前
>>>点击查看《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