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明给每一支来汇报消息的郡兵队伍都告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右武卫作为援兵即将入城,让他们各自都灵醒点,别挡路。
地方郡兵的战斗力和南衙精锐不可同日而语,一旦发生冲突,胜负显而易见。
毕竟前头已经有一个炸营的,连理由都是现成的。
除此以外,范成明也做不了更多,他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救不了城中如火的局势,能保住这群大小官员,已经竭尽全力。
范成明的信号发出后不久,西面城墙上的守军立刻发现远方有接连不断地号角声传递。
城中喊杀声不断,但独属于军中传令的号角声总不会错。
郡兵和南衙有杂兵和精锐之别,但大体号令一致。
边飞宇一边赶往右营处置,一边欣喜,果真有援兵到来。
不一会儿,驻守西城墙的守军来报,“远方官道上有火把如龙,具体人数不知。”
众人不禁向大堂外看去,天色依然如墨,只比先前更淡一点。
龚瑞恍然大悟,“右武卫是能夜袭的。”
别的军队视夜色如虎,但黑夜对右武卫而言,是绝佳的保护色。
石任合理怀疑一切,从范成明不合常理的行为推测,“右武卫早埋伏在城外?”
亦或说,范成明早已知悉弥勒教徒的作乱计划。
范成明有充足的理由推翻这一结论,二十里算哪门子城外,通常军队一天也就行军三四十里路。
右武卫不过多马匹代步,才能跑得快一点。
范成明否认道:“谁叫我们运气好,刚好赶上了,幸亏右武卫不惧夜间行动。”
准备的说,右武卫可能都不怕营啸,或者说可能性极低。
这一点,从他们时常夜间活动就能看出来。
段晓棠甚至想在大营内练一练夜间紧急集合,然后被营内诸将一齐制止。
他们倒不担心右武卫大营炸了,但很怕牵连左右邻居,然后自家倒霉。
营啸的缘由,众说纷纭,但据段晓棠的说法,大多因为军士精神紧绷,孙安丰搞得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有缓解之效。
范成明的亲兵留在城门处,确认进城军队的身份,并负责向每个领兵的将官通报城中情况。
城里乱成一锅粥,范成明无力控制局势,只能保住县衙。
郡兵炸营、城内纵火、弥勒教徒和囚犯联合作乱……孙昌安听得一脑袋问号。
作为先遣队,孙昌安很快做出抉择,“带路,去县衙。”先收拾那帮囚犯。
倒不是欺软怕硬,而是保住县衙里大大小小的官员才是重中之重。
陶富康:“我率部去夺回城门!”关门打狗。
炸营的郡兵营有其他郡兵看守,他们犯不着去趟浑水。
范成明的亲兵问道:“段将军呢?”这才是定海神针。
孙昌安:“将军在第二批。”
县衙内听得右武卫入城的消息,一时议论纷纷。
龚瑞:“段将军会亲自来吗?”
范成明无聊地玩手指,“她是不是第一批进城的我不知道,但知道谁会第一个进县衙。”
转头看向石任,“你的老熟人。”
好歹同在一部,交情不提,面子情总有一点。
陆德业“卖官”一事过去大半年,各家知各家事,石任还不清楚吗。
唐高卓弃文从武,直接投了右武卫,班师之际,押送大批俘虏送进了刑部大牢。
果不其然,唐高卓经过重重检验,一身戎装站在大堂内。
大家都在官场上混,什么时候该说实话,什么时候该说糊涂话心知肚明。
右武卫连夜戒备,枕戈待旦,没想到真接到了出兵的通知。
他们一举一动都照着攻城的流程来,顶多算是有“内应”,帮开了城门。
但从入城时所知的情报来看,前所未有的乱。譬如囚犯为何会在县衙外头,而不是在里头。
唐高卓态度恭敬地禀报,“殷相公,范将军及诸位大人,右武卫现已分兵,挡住了县衙附近的囚犯,并试图夺回东城门。”
至于入城多少人,每处多少人,一个字没提。
范成明反客为主,“给你们将军带句话,别忙着来县衙回报,先把城中的乱子平了。”
范成明怎么敢让段晓棠这会来,她要知道前因后果,不得当场炸了,和殷博瀚梗着脖子吵。
这哪怕是个糊涂人,也是宰执,段晓棠再占理,也没法和他争论。
万一殷博瀚不讲武德,真把段晓棠推出去斩了怎么办。
人都没了,偿命有个鬼用。
范成明内心哀叹自己悲苦的命运,这孙子,只能他替段晓棠当了。
唐高卓回应地有些迟疑,“是。”
范成明不可能不清楚右武卫的流程,乱象不平,段晓棠不会到县衙来履命。
范成明:“
>>>点击查看《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