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联盟之后,周瑜巧立名目,找了个看似合理的借口,成功地将诸葛亮和洛川留在了自己身旁。
他此举的主要目的,其实是想要与洛川深入交流一番。在上一次惊心动魄的鄂城之战中,洛川那令人惊艳的表现给周瑜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原本,周瑜对于智谋过人的诸葛亮心存嫉妒,但自从见识过洛川在战场上的卓越才能后,这份嫉妒之情竟不知不觉间有一部分悄然转移到了洛川的身上。
因为洛川不仅有着敏锐的战略眼光,能够洞察战局变化、制定精妙策略;而且还具备非凡的勇气和领导能力,可以独自率领军队冲锋陷阵,取得辉煌战果。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实在是极为罕见。
洛川的出色表现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周瑜浓厚的兴趣。毕竟放眼整个东吴,像他这般既能高瞻远瞩把握全局战略方向,又能亲赴前线指挥大军奋勇杀敌的人物可谓凤毛麟角。
目前来说,也唯有周瑜本人能当此重任,就连一向被视为东吴智囊之一的鲁肃,都只能勉强算作半个而已。至于后来名震天下的陆逊,此时尚未展露锋芒,还处于成长阶段。
于是乎,周瑜常常热情地邀请洛川前来一同用餐,开怀畅饮美酒佳酿。在这一次次的聚会之中,周瑜除了与洛川畅谈天下大事、切磋军事谋略之外,也时不时地透露出希望招揽洛川加入东吴阵营的意图。
然而,聪明如洛川者,又怎会轻易踏入东吴这个充满变数和危机的“火坑”呢?
尽管孙权在年轻时或许还有着雄心壮志和一定的作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待其年老之后,恐怕就不再是那个心怀理想的君主了,而是会逐渐沦为一台冷酷无情的政治机器。
面对如此前景不明的局势,洛川自然不会轻易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去冒险。
经过长达十余日紧锣密鼓地整顿军备,东吴大军终于完成了战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在英姿飒爽、智谋过人的周瑜将军亲自率领下,这支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的军队开始向三江口进发。
与此同时,周瑜修书一封,言辞恳切地邀请刘备前来共商大计。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可是一心想要借机除掉刘备,最后在关羽的虎威之下才没有动手。
但是这是在现实中,周瑜没有那么傻。
毕竟,当前强敌曹操尚未攻破,如果此时贸然杀害盟友,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更何况,刘备一方的实力虽稍逊于东吴,但也不容小觑。倘若真将刘备斩杀,那么东吴自身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
当周瑜和刘备会面时,两人先是一番寒暄问候,随后便直奔主题。他们相互交流着彼此的战略目标,并对之前不够明晰之处加以确认和调整。最终达成共识:由周瑜率领东吴水师主攻曹军水军,而刘备则负责抵御曹操的陆路进攻。
在此期间,周瑜还曾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希望刘备能够派遣部分兵力去突袭曹操的粮道。
然而,这个提议很快就被诸葛亮给否决了。众人皆知,当年曹操正是凭借着截断袁绍粮道这一招数才得以战胜对手。
以曹操之精明睿智,又怎会对此毫无防备?此时此刻派人去偷袭曹操的粮道,无疑等同于送羊入虎口,白白葬送士兵们的性命罢了。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周瑜想削弱刘备的实力。
三江口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放眼望去,长江绝大部分区域的江面都是极其宽阔的,一眼望不到尽头,但也有那么几处所在显得异常狭窄,而三江口正是这些狭窄地段中的一处。
此时此刻,意气风发的周瑜正站在船头,目光炯炯地凝视着前方,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试探一下那曹操水军的真正实力。
就在此时,一艘小船从远处缓缓驶来,原来是曹操派遣的使者前来给周瑜送达一封书信。
只见周瑜接过书信后,连看都未曾看上一眼,便毫不犹豫地将其一把撕碎,并随手扔入江中。身旁的士兵们见状皆惊得目瞪口呆。
紧接着,周瑜更是怒不可遏地下令要将这名使者就地斩首。
一旁的鲁肃见此情形,赶忙上前劝阻道:“将军啊,两国交战之时,向来有着‘不斩来使’的规矩呀!如此行事恐怕不妥吧?”
然而,正在气头上的周瑜哪里听得进去这番劝告,执意要处决这名使者。最终,尽管鲁肃再三阻拦,周瑜还是毅然决然地下达了处死使者的命令。
其实,周瑜这么做并非完全出于一时冲动,而是暗藏了一点儿小小的心机。
他深知曹操性格暴躁易怒,此番故意斩杀其使者,便是想要激怒曹操,从而使其在盛怒之下做出错误的决策。
果不其然,当曹操得知自己派出的使者竟然被周瑜毫不留情地处死之后,顿时火冒三丈,气得暴跳如雷。
盛怒之中的曹操全然顾不得自家水军尚处于训练不足的状态,当即下令让蔡瑁率领大军出征应战。
且说那蔡瑁、张允二人率领着前军,而曹操则亲
>>>点击查看《三国:从新野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