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死,不过像那锦鲤跃出水面的一瞬,只能让人淡淡瞥去一眼,却不会记在心上。
毕竟,对于这世上绝大多数人来讲,在永安王去了后,静太妃在这皇都内,不过是一粒不入眼的尘埃了。
没有子嗣的太妃,这皇都内实在太多了。
甚至于,连高家都未曾多么在意高芷兰这个昔日家族的荣光。
她的烜赫与光芒,在先帝崩逝之时黯淡了一半,伴随着永安王的离去,另一半也彻底熄灭了。
先帝的女人,永安王生母,这两重身份,似乎便是她存在的最大价值。
一个失去了价值的人,她的死,和一条锦鲤的死,在那些人眼中又有什么区别呢?
静太妃最后是以病逝的名义下葬的。
圣上那边,晋赟给的理由很简单。
静太妃和那宫女应该是有特殊的联络方式,那宫女在被抓之前已经将信息传递了出去。
他到达皇观之时,静太妃已然服毒。
圣上虽觉得便宜了静太妃,但到底人已经死了,就算将其开棺戮尸,曝尸荒野,也终究是无用了。
高家圣上自然也不会放过。
只是如今静太妃丧仪未过,贸然动手容易引起他人瞩目,圣上便暂时将此事搁置了下来。
只是,宣明曜清楚,高家这些年来所犯罪行的折子,已经放在紫宸殿内了。
不过,是等候秋后发落罢了。
圣上最终还是采纳了宣明曜的意见。
公仪度最后站了出来,主动联名郓州学子,上书朝廷请求重启此次乡试,各地郡县学子纷纷响应,数卷请命书被各地官员快马加鞭送入皇都,一时间竟是压下了之前舞弊名册的风头。
而皇都内收到各地郡县奏呈后,当日圣上连召十三位重臣,在紫宸殿内硬生生讨论了四个时辰。
最后,昭告天下,重启此次乡试。
与其同时,也针对名册一事,圣上钦点光禄大夫曾文宣为此案的主审,刑部、吏部、户部,三部合办此案。
此案的全部过程,都由圣上一一裁定。
这是真真正正的,天子亲审。
这安排一出,不少有心之人就琢磨出了别样的意味。
曾文宣是三朝老臣,也是如今朝廷中通过科举入仕的大臣里官衔最高之人,更是不少官员的座上恩师,在天下学子间一直极有名望。
不过,曾大人如今年事已高,除了坐镇崇贤馆偶尔授课,几乎已经是不涉足朝政之事。
圣上启用曾文宣,更像是把他当作一颗安稳天下学子的棋子。
只是,这颗棋子似乎选的也有些微妙。
谁都知道,曾文宣在崇贤馆内授课之时,最看重的学生,便是如今的景王殿下。
而此次陛下命令联审此案的三部,都是景王所统辖的三部。
虽说这三部负责此案也是无可指摘,但圣上如此决定,总能让人从中品味出些深意来。
旁人如何想,宣明曜是不管的。
她只安心做好自己如今手中的每一份差事。
此案,最终赶在除夕之前终于全部尘埃落定。
各郡乡试全部重新举办,朝廷内遣派了共计三十二位巡察使,快马加鞭赶往各地督查秋闱。
同时秋闱结束后,各地驻军派出队伍,将巡察使和各郡县学子的卷宗统一护送回了皇都。
这来回折腾一通,秋闱,也差一点拖成了冬闱,更要让各地的学子们多等上一月的时间。
不过,却没有什么人埋怨。
因为,此次乡试阅卷,全部由皇都进行审定。
而后,所有运送至皇都的试卷,由吏部和户部两部中抽调出的人手进行交叉审阅。
同时,崇贤馆内的诸位学士再进行最后终审。
最后拟定的各地秋闱榜单,还需送入皇宫,由圣上朱笔亲批,各地的解元卷宗更是要让陛下亲阅裁定。
虽说此举是为了安天下学子之心,但对于不少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的卷宗唯一被皇都内的官员以及陛下看到的机会。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从郡县走到皇都,能够从秋闱考扬安稳走入来年春闱的考扬。
乡试这一道,不知拦住了多少昔日的八斗之才。
甚至便是过了乡试,远上皇都这一路对他们来说都是诸多挑战。
如今,他们或许能够被皇都高官贵人们看到,甚至有可能被圣上看到,这如何不让他们期待?
为了防止审阅官员和外界互通有无,被挑选出的官员统一住在了府衙,由千牛卫里外层层严加看守。
所有的试卷批阅总共花费了半个多月,两部官员熬得眼袋都快垂到下巴上了,全靠太医署内周绮安带着三位太医轮流值守,硬生生一碗碗参汤灌下去,才让这诸位官员熬过了这些时日。
新的乡试结果公示天下之后,针对舞弊名册的调查也终于出来了。
结果自
>>>点击查看《惊!嫡公主她每天都在逆天改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