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行字,情况的严重性已经是不言而喻。
庆修虽然此前也料想过本地人会和大唐移民有所冲突, 但发展到械斗确实有些超出预料。
不过这也是中原融合岭南的最重要问题。
这个问题是否能解决好,甚至能直接影响到未来百年之内岭南对唐朝的归属。
庆修思索片刻,随即他便亲自书写一封交给陈大隐的回信。
他的解决办法倒也简单粗暴,给所有迁移到岭南的唐朝人都逐一发一大笔钱,让他们用这笔钱来置换购买岭南人当地的房屋、田产。
并且相对应,对愿意迁移到唐朝的岭南人也分发一笔迁移费,并且大力鼓励他们离开岭南。
若是不愿意离开岭南的,则尽可能让他们与唐朝人婚配,并且潜移默化改变他们身为岭南人的认知。
让他们自认如今也是大唐的化内民,彻底让岭南从割据的王国概念转化为地理概念。
同时,只允许岭南人迁移到蜀地、两江地区,不可让他们落户在两广。
以免将来岭南治理不力,再度发生暴乱时也连同两广随之一同响应。
庆修这一手掺沙子以及分而治之,恰恰就是治理新并入疆域的最好办法。
事实上还有一个更高效、更快捷的方法:
把岭南人全部非人道化处理。
当然了,若是如今的大唐四海臣服,边疆无患,用这种方法最为合适。
可如今在岭南只有五千唐军,而且后勤用度全部都是依靠当地供给,凭五千人就想处理百万人根本不可能。
更别提后续向岭南投入更多的军队,结果只能导致岭南变成一个不断消耗大唐国力的无底洞。
如此反而是违背了攻打岭南的最初意图。
“飞马送到岭南,越快越好!”
“告诉陈大隐,红河城内的一切粮食、金银细软,但凡是属于我那一部分的税收他都可以使用,在这方面不必节省费用!”
庆修担心陈大隐不敢随意花费,减少供给费用,因此特地加了这一句叮嘱。
“明白!”
家丁收下书信,随后便安排飞马送往岭南。
庆修此时已经能想象到陈大隐在岭南如坐针毡的样子。
作为一个小军官直接背在肩上压了这么大的重任,倒也是为难他了。
“整整两个月没有出乱子,这陈大隐也算是个人才。”
庆修本来打算等诸位官员到位时就召回陈大隐,现在看来他倒是很适合作为自己远程控制岭南的代理人啊…
…
庆修送往岭南的文书着实是救了陈大隐于水火。
他甚至在书信送来的前一天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直接将所有的军队召集,随时镇压暴动。
得到庆修的首肯之后,陈大隐第一件事便是吩咐下属赶紧从仓库里取出来大量的金银、粮食灭火。
事实也证明一切纠纷的源头都是经济纠纷,钱粮到位,双方顿时喜笑开颜,彻底没了暴乱的欲望。
同时随着迁移令的消息传播开来,这些向往中原沃土的岭南人都纷纷响应,领取钱粮准备迁移。
要知道他们在岭南遭受冯盎欺压太久,对这片土地的恐慌早就大于一切。
尽管知道这片土地如今已经没有那些吸血鬼来统治,但还是本能的想要逃离这里。
尤其是年轻的精壮男人、女子,他们反倒是更愿意离开岭南去大唐碰碰运气。
尤其是他们得知唐朝招募士兵不分籍贯、族群,甚至连北方的胡族也可以参军,有了军功一样能升迁之后,更是让他们想要去闯荡一番。
而相应的,许多两广地带没有土地的农民、久久没有军功升迁的军人得知只要前往岭南开垦土地便可以得到一大笔补贴,同时还有牛马、器械供给。
更是愿意主动前往岭南在当地开垦落户。
如此一来,在这迁移令发布才短短几日,大唐和岭南的边界出现了极其奇怪的一幕:
岭南人拖家带口的前往大唐落户,而唐朝一些失意之人也都兴冲冲的带着补贴银两和牛马器械前往岭南落地生根。
甚至两方为了迁移方便一些都自发的沿途砍伐瘴气山脉的树木。
这反而导致了另外一个让人喜出望外的结果:
岭南的瘴气日复一日的降低,无论是两方边界来往,还是耕作生活,都变得更加方便。
这场大迁移才短短几日,便迅速展露出了庆修想要达成的目的。
岭南将近大半的精壮年轻人都准备要迁移离开,取而代之的是迅速涌入的唐人占领了他们空出来的生存空间。
而留在本土的岭南人反而大多数都是老幼妇孺,相比于那些血气方刚,年纪轻轻的精壮唐人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
陈大隐等人最初还觉得这一招太过浪费钱。
可当他们对比两广和岭南的迁移名册时才猛然发现庆修的安排果然是
>>>点击查看《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