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感觉到有点冷了,于是就醒了过来,抬头看了看天,把晾晒在院子里的被褥,铺盖收到卧室里铺盖好。
摸了摸洗的衣服,还是潮的,就没动,放院子里接着晾晒。
一阵的发呆,林源摇摇头,清醒下头脑,不知道该干什么。
这是林源不能适应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忙的时候还好,闲的时候,就不知道该干什么。
也是,你个现代人在四五十年代,在农村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的情况下,在农闲的时候,除了吃饭,睡觉,其他的就不知道该干什么。
不像现代,闲着没事,就躺在床上刷手机,看电影,玩游戏,根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事干,家里就自己一个人,连个说话的都没有。
即使是天生乐天派的林源,无论什么时候都乐呵的人,也在这个时候感到一阵孤寂。
一刹那间,林源有了娶老婆的念头。
也就是现在林源是一个人,但凡林源父母有一个人在,已经满18岁的林源都结过婚了。
林源想着这个时代的生活。
如果不考虑战乱的话,或者建国以后的前几年,在不缺吃喝的情况下,是大部分现代人希望的生活。
没有996,没有内耗,也没有不管你在干什么,一个电话就让你回来加班的老板。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娶一个知冷知热的媳妇,生几个孩子,老婆孩子热炕头。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林源的机遇,穿越过来,多了一个储物空间,还多了几十年的见识。
林源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半个月了,虽然和村里的人接触不多,但是对这个年代也有了不浅的认识。
首先收入来源有限,这个年代的中国正处于解放战争的结尾阶段。
农村发展水平有限,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地,但由于农作物产量不高,加上天灾人祸的影响,收成并不稳定,导致农民们的经济压力较大。
收入中断,冬天一到,地里的农活基本告一段落,农民们的收入也随之中断。这使得他们在寒冷的冬季面临更大的经济挑战。
同时冬天的供暖与居住条件也不尽如人意。
供暖困难,与现代社会不同,四五十年代的农村家庭大多依靠烧柴火来取暖。然而,由于资源有限,很多家庭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取暖需求,有的甚至无法保障。在寒冷的北方农村,这种情况尤为严重。
同时居住条件简陋,当时的农村住房多为土坯房或茅草屋,密封性差,难以抵御严寒。窗户和门大多是木制的,经过风吹雨打后容易变形漏风,使得室内温度更低。
像林源家这样,用石头或者砖头盖房子的,真是寥寥无几。
林源家能够盖的起石头房子,还是得益于林父早年的努力,再加上林父当年选宅基地的时候,选择了山脚下,就地取材,才有了这栋房子。
而这个年代的食物供应也是大的问题
食物匮乏,冬天农田里基本上没有什么产出,农民们只能依靠秋天的收成来过冬。
这些粮食需要精打细算地分配,以确保能够撑过整个冬季。肉类、蛋类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更是奢侈品,很多家庭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回。
从上次韩长生结婚,林源去给他做席,林源就有了深刻的体会。
食物保存也是很大的问题,由于没有现代化的储存设备,人们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来保存食物,如腌制、晒干。
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保证食物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因此前几天的婚宴,很多人感觉林源烧的菜美味,也与他们真的没什么好东西吃有关。
对于上面这些,林源都不缺,房子坚固保暖。
林源会打猎,再加上空间和原主留着的粮食,也饿不到他,或者说能过的很不错。
林源最不能适应可能就是交通和娱乐了。
先说交通与出行
交通不便是肯定的。
当时的农村交通条件十分落后,道路泥泞难行。一旦下雪或结冰,交通几乎中断,给农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出行困难,在寒冷的冬季,农民们外出办事或采购生活必需品都变得异常艰难。他们需要穿着厚重的棉衣棉裤,在刺骨的寒风中艰难前行。
林源通过记忆,了解前身每年冬天要是给人出去做席,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雪地上,回来棉裤都能湿到膝盖,到家都成大块的冰坨了。
对于娱乐,林源更是都感到绝望了。
娱乐活动匮乏。
与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相比,这个年代的农村冬天,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农民们大多只能围坐在昏黄的灯光下聊聊天、说说笑话来打发时间。
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农村人,连字都不认识,更别提打牌,搓麻将了。
不过这个时代对于现代的成年人是煎熬,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可
>>>点击查看《从解放前夕开始的四合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