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的小县城中,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于各式各样的店铺之间,叫卖声、谈笑声交织成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在这喧嚣之中,一家肉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从远处望去,肉铺的招牌或许并不显眼,但那股随风飘散而来的肉香,却足以让人驻足停留,寻找香味的源头。
看到不远处的一个肉铺。
林源馋了,虽然说,林源穿过来以后,并不缺肉食,但是无论野鸡还是野兔,都不如猪肉,牛肉解馋。
随着林源脚步的靠近。
肉铺的古朴门面逐渐映入眼帘。木门上或许还残留着岁月的痕迹,但门轴转动间依然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门内,是屠夫们忙碌的身影。两个师傅站在案子里边,手持锋利的屠刀,在案板上熟练地切割着肉类。每一次刀起刀落,都伴随着肉块分离的声音。
当林源更进一步走近肉铺时,更多的细节展现在眼前。
案板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肉类,它们被整齐地排列着,肥瘦相间、色泽诱人。
屠夫们的手艺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们不仅会根据顾客的需求精准地切割肉类,还会细心地去除多余的脂肪和筋膜,确保每一块肉都达到最佳的品质。
此外,肉铺内的环境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墙上或许挂着几串风干的腊肉或腌制的香肠,它们散发出的独特风味与新鲜的肉类相得益彰。
地面上可能散落着一些肉屑和碎骨,但这一切都被勤劳的店主打扫得干干净净,保持着肉铺的整洁与卫生。
林源看着肥瘦相间的猪肉,顿时口水都快就下来了,满脑子都是,红烧肉,狮子头,扣肉,扒肉一系列的菜肴。
连案子上摆放的两个猪头,都让林源感觉那么的眉清目秀。
林源对着铺子里面喊道:“老板,给我割点肉,在来个猪头,把你那几个猪蹄也给我装起来,再………”
还没等林源说完,就听里面的师傅惊讶的声音:“咦,这不是小林师傅吗,今天怎么有时间到县城里来。
要哪块肉,我直接给你装起来。
都是自家亲戚,今天得肉我送给你了。”
然后不管一脸懵逼的林源,对屋子里面喊:“长生,长生,快出来,你林表弟过来了。”
这时屋里走出来一人,林源才知道卖肉的师傅怎么会认识他。
原来是前段时间去韩家岭,给三婶娘家侄子韩长生做婚宴,估计这位也是当时的宾客之一,只是那天人太多,林源没记住。
韩长生看到林源,直接站出来拉着林源就朝屋子里面走。
边走边解释说:“表弟,这是我媳妇家二叔,叫陈铁柱,你叫二叔就成了。
今天是特意来买肉的吗?
你不用管了,回头我帮你挑几块好的,直接带回去,自家生意,哥哥送你了。”
这时陈铁柱也走了进来。
对林源说:“小林师傅,长生说的对,自己家的生意,你随便挑,不用客气”。
“二叔,你直接喊我源子就行了,小林师傅可不敢当。
都是自家长辈,你喊我小林师傅,这不外道了吗”。林源笑着对陈铁柱说。
林源掏出烟,给长生和陈铁柱一人递上一根。
三人在屋里闲聊。
买肉的人一会一个,林源也没有多待,就准备告辞。
林源在肉铺的案子上,挑了一块三斤多的猪肉,一个猪头,几个猪蹄。
林源朝韩长生递过去两块大洋,韩长生顿时就急了。
“表弟,你这就没意思了,哥哥说了送你了,你还给钱不是打哥哥的脸吗。
再说一块肉,值几个钱,猪头和蹄子更是不值钱的东西,平常这些东西都是卖不掉自己吃的。”韩长生朝林源说到
在缺少现代调料和烹饪技术的时代,猪头和猪蹄的确不受人欢迎。
林源摇摇头对韩长生和陈铁柱说:“二叔,长生哥,做生意哪有白送的道理,就是因为是自家人,才不能白要。
现如今的世道都不容易,我一个人过的肯定比你们拖家带口的容易。
虽然你们也不差这么点,但是事不能这样做,要不我这个做大侄子的,做弟弟的,以后真是不太好给嫂子见面了。”
“如果你嫌钱多,那就多给我点东西”
随后林源把钱交给韩长生。
韩长生拿着手里的钱,还在想着怎么反驳林源的话。
陈铁柱说话了:“长生啊,林源说的有道理,林源既然不想占咱便宜,咱也不能让我大侄吃亏”。
说罢从案子下面拿出一个麻袋,把两个猪头,十几个猪蹄,一大块五花肉,装进袋子里,又从屋里拿出一块板油,一嘟噜鸡冠子油,装进口袋里。
又用布袋子装了两套下水,一起提给了林源。
对林源讲:“大侄子,我刚看你拿猪头,猪蹄,我
>>>点击查看《从解放前夕开始的四合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