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奉天殿。
朱允炆刚刚坐在龙椅之上,所有的大臣就一脸慌张的看向了黄子澄。
黄子澄见状也强忍着饥饿往前走了一步,看着朱允炆恭敬的说道:“陛下,我们已经商讨出结果了!”
“对对,已经有结果了,有结果了!”
一众大臣慌忙附和道。
他们平时都是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的人上人,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尝过这种饥饿的感觉了,特别是其中有不少人年纪已经不小了,此时那真是头昏眼花,四肢无力。
如果不是最后一口气撑着,怕是都已经要昏死过去了,此时见到朱允炆过来,哪里还能够忍得住,纷纷讨好的看着朱允炆。
可朱允炆此时却不着急了,朱棣并没有攻城,也就是说,朱棣手中的人马资源,根本经不起消耗,所以才僵持在那里。
而且他也想要磨一磨这些在他眼里没什么用的大臣。
直到慢吞吞的坐下之后,朱允炆才神色轻蔑的看着眼前的大臣冷笑道:“可以嘛,这么快就有结果了?朕还以为你们要多想几天呢?”
众人一听,顿时神色越发的惶恐,只能在一旁讨好的赔笑。
这要是多想几天他们恐怕都不用活了,直接让家里人准备棺材好了。
“陛下,臣下们一致认为应该把耿炳文给换下来,他毕竟年纪大了,有心无力。”
黄子澄忙上前一步,弯腰恭敬的说道:“臣提议让曹国公李景隆为主帅会同江阴侯吴高,合兵五十万,发兵北平,一举踏平燕逆!”
朱允炆一听,顿时眉头微微一皱。
派九江去?
九江是李景隆的小名,朱允炆自幼与其交好,登基后更是引以为心腹近臣。
二人还是表兄弟的关系。
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
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朱元璋的孙子,因此李景隆和朱允炆属于同辈人,关系较为亲近。
“派曹国公为帅,能斗得过燕王吗?”
在朱允炆心中,李景隆颇有军事才能,但毕竟年纪尚浅,经验不足,能是四叔老油条的对手?
黄子澄听后,说道:“曹国公自幼熟读兵书典故,深受太祖高皇帝喜爱,袭爵后又多次赴湖广、陕西等地练兵,又曾参与北伐,可谓久经沙场。”
“以曹国公为帅,会同老将江阴侯吴高,再加上五十万大军,拿下一个燕王问题不大!”
兵部尚书齐泰也点头附议。
在他看来,燕王朱棣虽骁勇善战,可根基浅薄,手中的兵马也不多。
如今朝廷重兵压境,别说是五十万大军,就算是五十万头猪,恐怕都能够弄死朱棣!
如此大功,齐泰自己都想去揽,奈何这么好的机会,只能让给曹国公了。
毕竟曹国公是皇帝大小的玩伴,如今的天子近臣。
若是旁人剿灭燕王,立下如此天大功劳,恐日后皇帝难安。
黄子澄一看皇帝还在思考,急忙再度讨好的笑着说道:“当然,这一切最终还是要等陛下做决定,我等臣子,也只是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朱允炆看了一眼黄子澄,冷哼一声说道:“既如此,朕便下旨,任命曹国公李景隆为讨逆大将军,率五十万大军北伐!”
“遵旨!”
众臣慌忙行礼,皆忍不住悄悄松了一口气。
数日后。
长江边,曹国公李景隆率朝廷大军在此誓师北伐。
建文帝朱允炆亲自前来,在江边为其饯行,行“捧毂推轮”之礼,赐李景隆尚方宝剑,“便宜行事”之权。
筑坛拜将,捧毂推轮,是帝王任命将帅时最隆重的礼遇!
自战国燕王拜乐毅挂印为帅以来,两千年只有寥寥数次。
送别北伐大军,朱允炆对自己的操作十分满意,期待李景隆不负圣恩,凯旋而来。
李景隆同样胸有成竹,胜券在握的神态,似乎已经看到自己大破燕王,名留千古的画面。
真定城。
长兴侯耿炳文在接到圣旨的时候,神色也明显苍老了一分。
可他心里也明白,皇帝没有杀他,那都已经是给足了面子,毕竟这一次他输的简直是一塌糊涂!
同样心情不好的还有城外的朱棣。
他心里清楚,这一次朝廷是来真的了。
五十万大军,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啊!
就连一向风轻云淡的姚广孝此时神色都凝重了起来。
此时的他们就像是走在刀山火海之上,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现在怎么办?本王真有点头疼,冷静不了了!”
朱棣看着姚广孝苦笑着说道。
“容贫僧想想!”
姚广孝神色有些尴尬的笑着说道。
“徐闻那小子没给你什么提示?”
朱棣试探性的问道,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点击查看《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