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有了学校,还种了果树,还修了路,已经比以前好的太多了。
顾世昌欣慰的点头:“感谢乡亲们对我的信任,我也在此向大家保证,我们的豆腐生意一定会越做越红火!”
和都长林合作后,有了官府的助力,他们的发展只会越来越畅通。
既然决定合作了,顾宁便决定着手去干。
等他到县衙的时候,都长林已经泡好茶在等他了。
“你好像对我的到来并不惊讶?”
“都是为了百姓。”
顾宁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别别别,我可没有县令大人如此高的觉悟。”
自己能带动一个村的致富已经是好上加好了,被县太爷这么一说,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和小九九顿时觉得拿不出手了。
都长林拨弄一下炭火,认真道:“君子论迹不论心,不管你内心是怎么想的,你做的都是为百姓好的事儿。”
据他所知,现在顾家村除了人均有收入外,全村的人都在学习和认字。
这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
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举全家之力,能培养出一个读书人已经是很难了。
现在顾宁做到,全村的人都在识字,虽然他们以后不会参加科举,不会作诗,不会写字,但是对这些种地的百姓来说,能认字已经是一个很超前的改变了。
但是顾家村的村民和村长并不觉得有什么,虽然一开始这是顾宁要求的,但是后来就变成自愿的了。
在厂里干活就得签字,签字就要认字,所以他们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
偶尔作坊里还举办什么“文化大赛”“识字大会”,谁认识的字多,谁会写的字儿多还发奖品,要么发豆腐,要么发奖金。
家里的孩子现在也在村里读书了,回到家还会讲自己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内容,自己不读两句,都不知道孩子在讲什么。
最关键的是,村里的夫子不好请,地方偏远,一般的老师人家不愿意来。
就算来了也待不久,嫌村里没有读书氛围。
一开始大家不懂什么叫“氛围”,村长解释就是读书的环境,周围的一切都是跟读书相关的。
有村民疑惑,那学堂里不都是跟读书相关的,那桌子、椅子和孩子。
顾宁又跟大家解释,那是读书的小环境,但是大环境不是。
比如说他们村若是家家户户都有人读书,那夫子出来聊天散步,随便找个人都能聊上几句诗词歌赋,他待在这样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村里了,就不会感到孤单。
现在大家连字都不认识,夫子跟你讲落日大好,你只能跟夫子聊该回家吃晚饭了。
村里的人若有所思,前期是为了留住夫子,能让孩子们好好读书。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顾家村的人每日读书,种地,认字,磨豆腐,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
就这样过了三个月,四个月,又或者是半年。
大家出门认得路边牌牌上的字了,原来那高高矗立的牌楼上三个字是:“山阳县”。
自己经常去买火烧那家店叫“三子火烧”,这家很火的包子铺叫“袁记包子”。
以前要努力记很久的路,原来看路标就能找到。
很多不清楚不明白的东西,顿时就变得豁然开朗了。
就像是眼前一直被蒙了一层纱,现在这层纱突然被揭开了,他们看到了种地以外的东西。
这也是都长林愿意跟顾宁和顾家村合作的原因,知书达理的人总是要好交流一点。
豆腐坊还是顾记豆腐,只不过后面多了一个庄家,这个庄家就是以都长林为代表的县衙。
都长林出钱,顾家村出技术。
这次的作坊,除了县衙的人,还找了行五爷和其他几家一起来建。
行五爷也算是见证了顾家村的发展,从房子到作坊,从学堂到工厂。
谁能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顾家村,发展之路这么快。
官府出面,在山阳县找了地段略偏的一处地址作为厂房,地方宽阔,面积庞大。
在市区没有足够大的地方,而且工厂类的选址一般没有选择在闹市的。
因为赶工期,所以一下才找了好几家。
好在有都长林坐镇,而且这是山阳县百姓自己的产业,做好了大家都有利益,因此在建造的过程中异常顺利,摩擦很少。
就算偶尔有点小小的争执,也是很快就过去了。
最后工人挣钱,作坊落成,豆腐做好,百姓享利,各方皆大欢喜。
顾记豆腐工厂正式成立了。
周围最近的两个村就是顾家村和大槐树村。
里面的第一批员工就是顾家村的那批核心技术人员。
其他员工,是都长林和县衙的师爷,还有顾宁,一个一个亲自面试后招进来的。
问了许多问题,有官方的也非官
>>>点击查看《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