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合神离,这就是叶飞最后得出的结论。
尽管双方都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可人类是没那个实力,外骨人又是为了什么呢?
联合人类对抗机械文明的大军?他总觉得这个理由有些牵强,若是将整个地球变成外骨人的兵工厂,短时间内,它们的实力就能翻上几翻。
在利益面前,盟友压根就靠不住,真打起来,消极怠战保存实力还是其次,怕就怕所谓的盟友在背后捅上一刀。
以人类目前与外骨人的关系,即使外骨人不这样做,恐怕人类也无法抑制捅外骨人一刀的冲动。
什么和平,什么谈判,所有的一切统统都是假的,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罢了。
叶飞自认目光短浅,除了盯得住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儿之外,再远就不是他的能力所及,然而目前的形势如此明显,以至于他这样的人都能感觉到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提前结束的假期,就是明证之一。
果不其然,没几天,上面就有了大动作。
骨冢战役之前,突击队进行了一轮非常规的扩军,原本的五个师扩编为十个,但突击队在骨冢战役中损失惨重,新兵与老兵的牺牲比例高达5:1。
鉴于突击队在即将来临的大战中能够起的作用有限,即日起,突击队即日起开始进行精简,按老一师的模式,以军官和军士为主,少量优秀战士为辅,精减为两到三个精锐突击师,同时,将六人制的突击小组制度正式确立下来。
突击队裁撤下来的人员则全部补充到舰队之中,凡是有一技之长的,进行突击培训,安排担任战舰上的各种职务,确实缺乏适应能力的,就地转为战舰守卫。
从执行骨冢战役的联合舰队出发算起,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各国的造舰高峰刚刚降温,战舰质量比之联合舰队有了质的飞跃。
战舰不是问题,但各国普遍缺乏训练有素的舰兵,这成了制约人类整体实力的重要因素。
舰兵,顾名思义就是战舰兵,这个叫法来自于约定俗成。
由于天军脱胎于海军,因此在某些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海军的士兵叫做水兵,可天军的士兵叫天兵,总让人联想起神话中的天兵天将,似乎有一种自我标榜的意思。
于是天长日久,形成了天军的战舰兵叫舰员的叫法。
这里必须简单地说明一下天军的编制。
天军分为几大部分。
作为天军作战的基本单位,舰队是天军编制最大,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实力最强的地球舰队;目前仍在重建的火星舰队;名亡实存的木星舰队及独立编制的特遣舰队等等,除非天军的高层指挥军官,否则只靠公开的资料,根本不可能搞得清舰队的具体实力。
天军航空兵并不是独立的一部分,而是属于舰队的一部分。
其二,是遍布太阳系的补给基地,主要包括位于地球的训练基地,小行星带基地、木星基地、土星基地及其它小型基地等。
基地系统是天军内仅次于舰队系统的庞大后勤支持体系,担负着舰队遂行远程作战的补给工作,是整个天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失去基地系统,人类对太阳系,特别是太阳系外围的控制力将下滑几个级别。
第三,才能轮到天军突击队。
突击队在天军内部的地位,相当于海军陆战队在海军中的定位。
其它还有直属于天军总部的通讯部门;名义上直属国防部,实际上由天军管辖的太阳系预警系统等等非战斗单位。
天军的编制调整,必须首先保证舰队的战斗力,而一名合格的舰兵,必须拥有标准以上的知识水平,并且经过至少两年的专业培训,才能拥有上舰实习的资格。
短时间内大量培养舰兵,唯一的方法是在一艘战舰上配备两套人手,手把手的传帮带。
建国之初,潜艇部队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这样做,舰兵的整体实力将不可避免地下降,可是总比有舰无兵好一些好得多。
这也是突击队裁撤的人员的主要去向。
将为兵之胆,兵为将之威。
舰兵的培养虽然麻烦,但总算是有旧法可依,更麻烦的是缺乏成熟的战舰军官!
战舰军官则要从优秀的舰兵之中挑选,并进入专业军校学习四至六年。只有极少数是直接招收普通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毕业生,但后者同样需要接受不少于一年的军事训练及专业培训和一年以上的岗位实习。
无论训练、培训还是实习,只要不合格,就必须延期结业,什么时候合格,什么时候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战舰军官。
由于培养不易,国家给予舰兵和战舰军官的待遇极高,绝大多数人都会将其视为终身职业。
和平时期,舰队的高待遇像磁铁一般吸引无数青年挤破了报名处的大门,但是人类和外骨人开战之后,不仅报名者的数量直线下降,质量也大不如前。
为补充舰兵,国家
>>>点击查看《重装突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