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让冈本矢一给李国盛传密信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命令李国盛向日军假降,保存实力,继续为军统工作。第二个目的是给出证据让李国盛确认冈本矢一是为中国工作的情报员,最终让冈本矢一向李国盛承认自己是**间谍,从而给李国盛设置一个陷阱,以此试探李国盛到底是不是**间谍。
冈本矢一是戴笠的王牌间谍,他提供的情报对中国抗战有很大的帮助。戴笠当初为了保护他,专门制定了黄雀行动计划。这足以证明冈本矢一的重要性。
不过,现在的形势和以前不同了。随着美国的参战,成为中国的盟友,戴笠认为日本战败是迟早的事。冈本矢一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要。因此,戴笠才敢冒着冈本矢一暴露身份的危险去试探李国盛。
结果,迫不及待想要和组织取得联系,恢复自己身份的李国盛果然上当,这让他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戴笠可能是唯一一个不完全信任李国盛的人。
自从李国盛由南昌行营调查科加入他的特务处之后,戴笠就从来就没有对李国盛完全信任过。
那时,刚加入特务处的李国盛担任特务处书记,是戴笠的副手。按照特务处的规矩,特务处的公章应该交由李国盛来掌管,但是戴笠从来没有这样做过。由此可见,戴笠当时就对李国盛不是很信任。
如果说戴笠有什么事实根据怀疑李国盛的话,那倒也没有。多年来,李国盛在国民党的情报工作中作出很大贡献,深受同事和上峰的爱戴和赏识。最重要的是,自从他背叛**加入国民党情报机关以来,他的言行从来没有显露出任何疑点,让人怀疑他是**情报员。
戴笠只是凭直觉认为李国盛不能完全信任。但是,直觉毕竟不是事实,因此戴笠对李国盛产生的疑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影响他在工作中对李国盛的信任。
戴笠的桌子上放着冈本矢一的密电,密电透露了李国盛的真实身份。
密电说,李国盛主动与冈本矢一联系,透露自己是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情报人员,希望冈本矢一帮助他和组织联系,请求组织核查并恢复他的身份。
这份密电终于证实了戴笠多年来的怀疑,李国盛果然是**打入军统的间谍。
戴笠看着桌上的密电笑了。他觉得李国盛与组织失去联系这件事很滑稽。
戴笠认为李国盛很不幸运,他被组织派遣打入国民党情报组织之后,就意外的和组织失去了联系,致使他这么多年来没有机会为**情报机关效力。当然,这也可能是李国盛的幸运之处,否则,他很可能已经暴露了他的真实身份,早就被抓了。
戴笠认为自己很幸运。如果不是李国盛与他的组织失去联系,致使他迫切希望恢复自己的身份,就算自己一直对他有怀疑,戴笠也认为自己不可能这么轻而易举的就查出李国盛是**间谍。
其实,戴笠一直在找机会试探李国盛。在李国盛执行黄雀行动之后,戴笠就加深了对李国盛的怀疑,只是没有任何证据。
戴笠的黄雀行动,是一个一石多鸟的行动计划。本来黄雀行动最初只有三个目的,其一是掩护潜伏在日军内部的间谍冈本矢一安然渡过危机。第二是确认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第五战区情报员夏文远是双料间谍,他的真实身份是日军间谍。第三是查找潜伏在第五战区司令部的日军间谍。
在黄雀行动实施的前夕,戴笠灵机一动,加进了第四个行动目的,这就是甄别李国盛到底是不是**的间谍。
因此,戴笠故意选定李国盛担任黄雀行动的总指挥。他要让李国盛在南京看到冈本矢一。如果李国盛见到冈本矢一之后,不向戴笠揭发冈本矢一的秘密中员身份,那么戴笠就有理由怀疑李国盛在保护**,进而怀疑他的真实身份。
果然,李国盛虽然向戴笠报告他见到老同学冈本矢一,但他并没有向戴笠透露冈本矢一的中员身份。这一点让戴笠对他的怀疑加深了。不过,这一点也可以用李国盛当初加入国民党情报机构时的一贯原则来解释,他从不出卖自己原来的同志。因此,他不向戴笠揭发冈本矢一的中员身份也情有可原。
黄雀行动是戴笠的得意之作,这个行动的所有目标都已经达成。其中,黄雀行动最核心的目标,就是保护冈本矢一这个王牌间谍。
当时,冈本矢一已经被华中派遣军特别调查组列为重点嫌疑对象,处境非常危险。因此,戴笠向蒋介石提出请求,要求查阅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的高级情报人员档案。通过查阅档案,戴笠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夏文远就是向李宗仁提供情报的第五战区情报员。
于是,戴笠启动了黄雀行动。
黄雀行动的第一步,是利用日军隐藏在第五战区司令部的间谍,将华中派遣军特别调查组的重点嫌疑对象集中在三个人身上,这三个人是石原光夫,冈本矢一和松本贤二。
随后,李国盛率领的特别行动小组到南京,成功的将华中派遣军特别调查组的调查方向引向石原光夫。
李国盛小组处决石原光夫之后,军统又
>>>点击查看《沦陷之武汉抗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