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报纸突然宣布停刊,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轻则销量下滑,重则信誉破产。
因为读者购买报纸,一般都已经养成习惯。
如果突然宣布停刊,就会让人有些不知所措。
就像烟民手上突然没了香烟,网民家里忽然断网,手机族手机忽然没电一样,虽然不会致命,但是那种挠心挠肺的感觉却足以令人抓狂。
没有报纸看的感觉,虽然没有那么强烈,但是照样会令人很不舒服。
如果一两天内,这个情况得不到改善,读者就会转投其他报纸。
这样一来,即便报纸恢复发行,发行量也会出现一个大的滑坡,想要再恢复停刊之前的销量,就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并且要花费比以往多得多的精力才行。
所有老板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在报社被砸,员工被打的之后,连忙就开始召集人马,抓紧时间让报纸重新恢复发行。
《东方日报》、《星岛日报》等媒体虽然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在这时候却也顾不上同志情谊了。
为了能抢先一步招够人手,令报纸恢复发行,各大媒体不惜用双倍人工、三倍人工来招聘,条件开得一个比一个好,挖角大战更是此起彼伏。
许多杂志的主编、记者、美工等都受到哄抢,因为缺人实在是太严重了,几乎每个岗位都缺人手。
而像一些知名的主编、记者更是同时收到不同报社的邀请,待遇是一个比一个好,让他们都感觉到很苦恼。
最后财大气粗的《东方日报》先凑够人手,两天之后重新恢复发行。
不过换了记者,换了编辑,换了美工之后。整个报纸都变得与之前很不相同了。虽然还是一样的纸质,一样的油墨,一样的印刷。但是报纸的内容不同了,也就是它的灵魂不同了。
这一点普通读者看不出来。但是像《东方日报》的老读者们、死忠粉丝,却是能分辨的一清二楚。这就让他们感觉到很不舒服。
就好像一本漫画,中途忽然换了主笔一样,虽然人物还是那个人物,但是粉丝却能敏锐的察觉到其中的变化。所以香港有许多热销漫画,因为中途更换主笔,所以销量大跌的例子。
《东方日报》就因为风格突变,减少了一批死忠读者。再加上仓促重启发行。人手不足,导致报纸内容质量下降,连一般读者都看不下去了。
因此恢复发行之后两天,《东方日报》的销量是一路下滑,到现在只有四万多份的销量,只有之前销量的一半而已。
至于《星岛日报》销量更惨,恢复发行之后,销量也不过才两三万份,比之前大幅减少不说,而且还招致重重恶评。认为报纸内容的质量比之前大幅下降。让胡鲜儿几乎一夜愁白了头。
《经济时报》同样也面临这样的尴尬境地,销量现在连两万份都稳定不了。而两万份,对于一家报纸而言。已经是生死红线。超过两万份,报纸还有盈利的空间;但是低于两万份的话,那就只有亏本的买卖了。
《经济时报》的老板又不像韩劲这样有钱,可以经得起亏损,现在也是愁得不得了。而社长刘群也被老板骂的狗血喷头,看来不几天就得被芹菜炒鱿鱼了。
……
就在这几家媒体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其中最弱小的《经济时报》就来了一位贵宾。
“俞小姐?!你怎么来了?”《经济时报》的老板何志阳惊讶的问道。
俞铮一听他对自己的称呼,却不禁脸色一沉。
她虽然是女儿身,但是却不喜欢别人称呼她“俞小姐”。她喜欢别人称她的英文名字简称“yt”,或者是像韩劲那样直接称呼她“俞铮”。这会让她感觉自己和男人没什么两样。
“何先生,我来是想跟您谈谈收购《经济时报》的事情。”俞铮开门见山的说道。
何志阳一愣。苦笑一声,“俞小姐别开玩笑了,这家报社是我们祖辈就创建的,传到我都是第三代了。这是我们何家的根基,怎么能够卖给外人呢?”
《经济时报》由何志阳的祖父何致远先生创办于一九三零年,后来又传给了他的父亲何玉章先生,七零年代末才又传到他手上,一直延续至今,足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这份报纸在香港也是小有名气,许多香港人都喜欢参考这份报纸来买卖股票、跑马和*彩,最高销量也曾高达十五万份。只不过前些年香港股灾,经济萧条,《经济时报》销量才大不如前。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经济时报》这块牌子还是值几个钱的。
“何先生,我是痛快人,这种虚话就不必说了。”俞铮摆摆手,十分霸气的说道,“《经济时报》现在是个什么状况,我想你我都十分清楚。销量下滑,名誉受损,官司缠身,前景非常不乐观。”
何志阳脸色一黑,心想这还不怪你们么!
要不是你们永盛这么折腾,我们《经济时报》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
“这和你们永盛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呀
>>>点击查看《劲歌香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