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逍遥方才运施小无相功,装作毫无武功模样,终是将无色禅师哄瞒过去,闻得无色禅师口风松动,大喜道:“多谢大师。”便跟著无色身后,径往大雄宝殿走去。
殿内檀香极是浓郁,李逍遥受得佛香重熏,险些眼泪簌簌落下。进得殿内,便见得四个和尚早是相候多时。
无色禅师上得前去与之计较,众僧商议良久,终由无色作主,只见无色朝李逍遥问道:“不知施主是买几樽佛像,或是抄阅经书?”
李逍遥心思如电,继续诓道:“家母曾言:‘若是心中有佛,则万物皆可去的,若是心中无佛,便是念经千百,亦不过敲破木鱼,徒惹人笑而已。’小可深以为然,此番自是为抄阅经书而来。”
众僧闻言皆叹:“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李逍遥见状不免暗暗自喜,急问道:“大师,那经书……”
无色禅师闻言朝身后四僧笑道:“不知众师弟以为如何?”
四僧见李逍遥讲佛头头是道,甚为佩服,皆道他佛法高深,加之暗中察看,直觉不似练武之人,顿时放心不少,于李逍遥所言自是无从反对。
无色禅师见状,朝李逍遥躬身道:“这位施主,随小僧来罢!”
于是二人齐齐来至藏经阁,无色右手遥指面前一排排书架,道:“施主若要抄阅经书,只管在此抄阅便是。”
说罢在梯口一坐,两眼闭上。
李逍遥亦管不得这许多,放下包袱,径自寻找楞伽经,登时手脚展开。
但凡遇着瞧不懂的言语文字,便将其置于身旁,其他一概不去理会。
奈何架上经书极多,不下万本,梵文经书亦是极多。李逍遥将其全数翻得下来,愣是堆得高如小山,一时头昏脑胀,不知所谓,心下哀号半阵,兀自强硬着头皮一一翻阅。
无色禅师双目微张,远远瞧见李逍遥将梵文经书全数寻来,暗暗佩服不已:“这位施主想是当真从海外而来,怪不得精通梵文,只是他家族世代远离故国,未受我中华文化熏陶,终究难脱蛮子的习气。”
李逍遥寻找良久,正待昏昏欲睡之时,忽见一段小楷文字:“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切记一静无有不静,静须静如山岳.所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一动无有不动,动当动若江河,所谓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挨我皮毛………”
李逍遥心魂一震,继续看将下去,待见得:“呼翕九阳,抱一合元,可名九阳神功。”登时心下大喜,精神抖擞,细细默记。
也许是上天垂怜,李逍遥自来得此间,每每观书之际,愈觉记忆惊人,过目不忘,一翻十行,并非难事。
李逍遥这边反覆记诵在心,那边更是防备无色禅师揭破,只觉甚是难受,比之被人审问尚艰难百倍。
好不容易全数记完,复起身来将书堆散开,一一放回原处。
无色见状起身两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施主因何不抄阅经书?”
李逍遥笑道:“大师,对小可而言,抄阅仅为将经书牢记在心而已,小可现已记得清楚明白,何须抄阅?大师佛法高深,何必如此着相?”
无色禅师闻言,微的一愣,随即回神过来,连连叹道:“施主佛法精深,记忆惊人,小僧佩服。”
二人一牵一随,齐至山门,李逍遥转首笑道:“大师好生保重,小可告辞。”便径自下得山去,回至客栈。
李逍遥迫不及待,坐于榻上两手虚抱,心静凝神,习练九阳神功。
>>>点击查看《神雕之剑侠情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