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也是好事
新年到了。
正月初,辽国使者到了,韩昉告诉李虎,金军正在攻打中京,前线战事非常紧张,考虑到要稳定军心,耶律淳决定推迟登基称帝的时间。另外,就是督促李虎尽快出兵南下太原,牵制宋军。这是耶律淳第三次提出同样的要求了。
李虎说自己有困难,几十万百姓突然涌入西京,要安置,事情太多,再等一等。在他看来,宋军至少要等到开春之后才会进攻,还有时间,不要着急。
正月初八,大宋使者到了。除了马扩外,还有河东、河北两路宣抚使童贯的长史董耘。
李虎突然放弃辽西,让大宋非常恼火,很明显,李虎和契丹人结盟了,他要在代北发展了,这是背信弃义。初始大宋皇帝听到占据西京的消息还很高兴,认为山后九州已经到手了,宋军只要再和辽西的义军联手共击,就能收复山前七州,如此燕云可轻松拿下,自己的功业可以留芳千古,哪料还没有高兴几天,从河北边境传来消息,辽西义军主动撤离了,都跑到西京道去了。
李虎的野心昭然若揭,他要图谋自立了,汉虏果然不可信,不过,大臣们仔细分析之后,认为李虎盘驻代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宋军的兵力有限,只有十万人,而且一半以上的士卒都是新近从河北招募的,真正的西北军精锐只有种师道、种师中、辛兴宗、刘延庆等数万人马。征剿方腊让西北军损失了好几万人,这种损失短期内无法补充,这使得北伐军的战斗力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强悍,为了确保能拿下燕京,宋军需要李虎的配合。
李虎占据西京,军队损失应该很大,他留在辽西的军队还要戍守大灵河一线,那么他拿来配合宋军北伐的军队十分有限。李虎放弃辽西,显然也是考虑到生存困难,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否则他的军队可以实施东西夹击,抢在宋军前面攻占燕京。现在他做不到了,把军队集中到代北,一来实力强了,二来也可以动用更多的军队配合宋军北伐。
只要李虎遵守约定,愿意配合宋军北伐,攻击效果是一样的,但战果却不一样了。如果义军分驻代北和辽西,保持对燕京的夹击态势,将来李虎还是有机会占据燕京,只不过把对手换作大宋而已,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李虎撤出辽西,大宋随即可以全取幽燕,包括平州路,这样一来李虎就只能待在代北,无法染指幽燕了。
将来,李虎为大宋藩镇,为大宋戍守代北,他的北面是契丹,东面是女真人,西面是西夏人,三面受敌,自保尚嫌不足,哪有能力南下寇掠?相反,如果李虎盘驻幽燕,他只有东面女真人一个对手,而大宋在河北一线又没有山关险隘可以阻挡,他有足够的实力南下河北,攻击中原。李虎盘驻代北,事实上大大减轻了藩镇的威胁。
这样一分析,皇帝高兴了,李虎占据代北放弃辽西,虽然把自己的生存问题解决了,但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只能紧紧依靠大宋,做大宋的藩镇了。李虎头脑的确很聪明,但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把自己的手脚捆住了。
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先把李虎哄好了,利用他的实力配合宋军北伐,再把幽燕拿到手,如此北伐可成,大业可成。这次可不像上次了,上次大辽实力犹在,大宋也还没有做好北伐准备,李虎也还不过是个流寇,如今两三年过去了,大辽奄奄一息,大宋北伐在即,李虎也实力骤增,再想唬弄他是不行了,必须实实在在给他好处,否则把他激怒了,事情就麻烦了。现在他有地盘,有实力了,投奔契丹人可以帮助契丹人守住半壁江山,投奔女真人就有可能变成石敬瑭第二,将来成为寇掠中原的急先锋。
皇帝和几位宰执商议了一下,决定赐封李虎为汉王,由公爵升王爵。
当初大辽皇帝招抚李虎,赐封的就是汉王,李虎拒不接受。在大宋皇帝看来,这件事最起码可以证明李虎不敢得罪大宋,不敢背叛自己,这个汉虏还不算无知,还没有愚蠢到不可挽救的地步。按照先帝遗训,收复燕云者可为王,虽然李虎只收复了一半,但可以封他为王了,如果让他一个人收复了燕云,那时候就不是封王能解决的事了,而是要演变成藩镇之祸了。
李虎收复了山后九州,这个地方就是边郡,大宋皇帝决定在此设云中路,李虎出任云中路制置大使,权知云中路军政事。
至于虎烈军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本来就是勋职,荣耀而已,加无可加了。
马扩现在对李虎很忌惮,不知道他最终目的是什么。李虎主动放弃辽西改以代北为根基之地,某种意义上正在建立自己的王国,建立王国就要开疆拓土,那么李虎的剑锋将指向何处?
在汴京的时候,马扩就向皇帝表示了这种担心。李虎是他引荐的,如果将来为祸大宋,他罪孽深重,所以他想提醒皇帝,但皇帝根本看不起这个汉虏。不就是一个反贼吗?宋江厉害不厉害?方腊厉害不厉害?还不都象蚂蚁一样被朕踩死了。一个汉虏能掀起多大的波澜?你以为他真有石敬瑭的本事?石敬瑭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你以为随便找一
>>>点击查看《大宋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