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真正的目标
李虎、罗青汉、折可求三个人心跳剧烈,被折彦直这番话吓倒了。(荷花文学网 http://www.hehua.org)
折彦直的汴京策略可谓惊心动魄,如果成功,不但可以就此扭转武人的不利地位,而且还将动摇大宋立国的根基,这个后果非常非常惊人。
“在这之前,汴京的权力争斗,皇统争斗,和我们都没有关系,但只要使相和西北将门加入,汴京的权力争斗就会演变为皇帝、文臣和武将之间的争斗,皇帝因此陷入被动,为了扭转局面,皇帝会‘相信’使相,给使相以‘信任’,给武将以权力和地位,从而迫使文臣们低头让步。”
“我们有了皇帝的‘信任’,西征肯定能取得胜利,因为这一仗如果输了,皇帝就要向文臣们低头让步,废嫡立庶之议从此废弃,这是心高气傲的皇帝根本不能容忍的事。”
“李纲和宇文虚中都是汴京的文臣,而且基本上属于清正廉洁、郁郁不得志的文臣。我在筵席上主动建议让使相来支持皇帝废嫡立庶,就是想试探他们,如果他们极力反对,那么,汴京朝堂上那些志得意满、权势倾天、贪赃枉法的文臣们就更要反对了,由此就会出现我们想要的局面,我们可以就此推动汴京局势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李虎略感窒息。眼前这个折彦直就象他的外表一样,气势凌人,城府深沉,这种人不出手便罢,一出手,必给人以重创。这个计策有利于虎烈府,但更有利于折家,折家借助虎烈府的力量,一步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折彦直的最终目标恐怕就是做西北第二个藩镇。
折可求总算吁了一口气。折彦直最后还是选择了折家,而不是他自己。折家和折彦直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这么浅显的道理折彦直却迟迟没有想通。他在汴京待得时间太长了,他的心智已经被权利所蒙蔽,几乎失去了自我,好在汴京这次把他赶了出来,让他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
“计将何出?”李虎问道。
“首先,使相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汴京的形势如果不利于我们,西征就不能开始,仗就不能打。”折彦直说道。
“你是说,云内和天德军也不能打?”罗青汉急忙问道。
“根本没有必要打。”折彦直说道,“我们已经收复了燕云,大辽已经败亡了,而金国尚未征服大漠统一北方,目前的形势对西夏极其不利。”折彦直目视李虎,问道,“如果你是西夏皇帝,你现在会采取何种对策?”
李虎想了一下,说道:“收缩防御。在大宋没有收复幽燕之前,西夏人要全力攻打代北,但可惜,他们失败了,而且契丹人迅速丢掉了幽燕,导致西夏人发动第二次攻击的时间都没了。目前情况下,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收缩防御。”
“对,西夏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由进攻转入防御。”折彦直说道,“西夏人之所以和我们打了几十年,根本原因就是采取了联辽抗宋的策略,而大辽为了把宋军长时间拖在西北战场,也给予了西夏源源不断的援助。现在,大辽败亡了,金国又没有统一北方,西夏人对抗大宋的基本策略无法实施,它的败亡指日可待。既然如此,使相有必要急于西征吗?”折彦直问道,“西征一战,只能赢不能输,所以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一战而胜,因此,使相当务之急不是发动西征,而是先把汴京的事解决了。”
“你的意思是,西夏人会退出代北,把云内和天德军还给我们?”罗青汉又问道。
“这是必然。”折彦直说道,“你们不熟悉西北,也不熟悉党项人,但我们熟悉,我们甚至和兴庆府的一些党项权贵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我们看来……”折彦直指了指身边的折可求,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西夏人马上就要改变策略,他们会撤出代北,并派使者和虎烈府议和,试图和你们结盟,共抗大宋。”
“议和?”李虎冷笑道,“他有什么条件来议和?”
“假如西夏人知道使相和汴京水火不相容,知道汴京把使相『逼』出了燕京,知道汴京在幽燕建立了一支庞大的镇戍军,使相的生存危机重重,西夏人就有条件和使相议和了。”
李虎眉头微皱,转头望向折可求,“你打算把消息送到兴庆府?”
“当然。”折可求笑道,“折家和兴庆府的关系就是各取所需。目前宋夏的和平盟约还有效,折家从中秘密斡旋,不算背叛汴京。”
“你确定西夏人会归还天德军和云内?”李虎问道。
“云内肯定会归还,这是他们从你手上夺走的,但天德军就不一定了,那是大辽皇帝给他们的。”折可求说道,“其实我认为是否马上占据天德军无关紧要,这影响不了西征大局。”
李虎想了片刻,望向罗青汉。罗青汉微微点头,认为折彦直的建议可以采纳。
“那好,我把军队拉到金河,和西夏军隔河对峙,暂时不打。”李虎问道,“汴京的事又如何解决?”
“汴京的事,最最关键的地方就是郓王,使相只要和郓王结盟,
>>>点击查看《大宋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