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河北战局
天亮之后,金军没有发动攻击。(荷花文学网 http://www.hehua.org)岳飞派出斥候,回报说金军撤走了,估计大宋的援兵快到了。岳飞担心是金军设下的陷阱,依旧固守嘉山一线。
五月十二日,刘韐、卢俊义和罗兰率军『逼』近安喜。这一路上,他们小心在意,唯恐遭到金军的包围。下午,两军于长星川会合。
岳飞的军队损失惨重,已经无力再战,而刘韐和卢俊义的军队加在一起只有两万多人,根本不是金军的对手,所以几位统帅商量了一下,连夜后撤真定府。
宋军的反攻分左右两路,左路就是刘韐和岳飞,主攻中山、保州一线。岳飞奉旨先行发动攻击,结果被金军包围,无奈之下,只有后撤,等待宣抚司和汴京的命令。刘韐、岳飞这一撤,让金军迅速腾出手来,全力对付大宋的右路军。
五月十六日,宗望指挥大军攻打高阳,和种师中对决。种师中兵力严重不足,首战告败,匆忙撤出高阳。
种师道闻讯,马上叫刘韐、岳飞和卢俊义再度攻击安喜,迫使金军分兵;命令姚古、詹度和陈遘在种师中的两翼策应,三只大军互为支援,把战线固定在博野、河间一线。
种师道这个宣抚使名义上是河北战场上的统帅,但他没有全部的战场指挥权,他只有一部分指挥权,紧急时刻可以在不经汴京同意的情况下临机应变。这一小部分指挥权还不是种师道一个人独享,而是和河北制置使姚古平分。朝廷这么做的目的就是限制种师道和姚古的兵权。
姚古对战场形势的看法和种师道不一样。姚古认为,既然岳飞在左路已经败了,并且撤回到真定,那么这次攻击就算失败了,各路大军都要撤回来,重新拟定攻击之策。如果继续执行原定计策,左右两路就无法互相保护和策应,形成各自为战之态,容易给敌人各个击破。
姚古就在战场前沿,距离各军都很近,他的撤退命令最先到达。
种师道要从全局考虑,现在小皇帝和汴京急于打一场胜仗以扭转形势,但大战还没有开始就受挫,这个打击太大了,会严重影响士气,所以小皇帝和汴京不会同意撤军。姚古的撤军命令一旦成为现实,各路大军退守滹沱河,回到起点,那么种师道、姚古和各军统帅都要遭到小皇帝的责罚。种师道不想放弃统兵权,更不想打败仗,所以他即刻下令,各军停止后撤,就地阻击金军。
两个截然不同的命令让各军主帅无所适从,好在姚古看完种师道的书信后,采纳了种师道的建议,不过,这件事肯定影响到了姚古在军中的威信。小皇帝和汴京闻讯后,对他擅自做出撤退的决定肯定极度恼火,姚古的好日子到头了。
金军连日作战,有些疲劳。宗望看到宋军顽强作战,一步不退,也不敢硬拼,随即下令放慢攻击节奏。
五月二十日,汴京来圣旨,否定了种师道的决策,命令西北军和虎烈军照原计划,继续发动反攻。汴京的理由是,岳飞和金军主力在中山打了十几天,金军肯定有损失,将士疲惫,士气不振,这正是右路军发动猛烈攻击的最好机会。小皇帝和汴京的中枢大臣们坐在家里想当然,纸上谈兵,不顾实际,结果可想而知。
汴京的命令具有绝对权威,种师道和姚古只能一边遵从命令,一边向汴京上奏呈述,希望汴京能改变决策。
汴京拒绝更改命令,并给种师道和姚古写了一封措辞极为严厉的书信,指责两位统帅阳奉阴违,置国祚社稷于不顾,和汴京对着干,如果继续违抗命令,必当严惩不贷。
种师道无奈,只能无助地看着战场,为前线将士祈祷。
五月二十五日,刘韐、岳飞、卢俊义率军北上,再次攻打中山治府安喜城,以牵制金军,策应右路军北上攻击。
此刻姚古、种师中、詹度、陈遘在滹沱河一线已经坚守了十几天,金军攻势如『潮』,其主攻方向就是种师中部。宋军没有兵力优势,又是背水一战,损失较大。
二十六日,宗望听说宋军再次攻打中山,随即调整部署,集结六万主力向种师中部发动了攻击。种师中抵挡不住,败走君子馆。金军尾随追击,于君子馆包围了种师中。
詹度、陈遘就在河间城,距离君子馆不过几十里路,但他们兵力严重不足,无力救援。到了夜里,詹度、陈遘看到城外火把如云,绵延十几里,吓得魂飞魄丧,当即沿运河东岸而逃。
二十七日,姚古派熙河路统制焦安节支援种师中,但焦安节贪生怕死,于途中逃跑。同日下午,种师中全军覆没,种师中战死。
二十八日,宗弼指挥金军主力直杀博野,准备围杀姚古。姚古当即撤过滹沱河。金军尾随追杀,于深州重创姚古。
二十九日,宗望、郭『药』师率军杀到安喜城。刘韐率先撤军,岳飞、卢俊寡不敌众,败逃真定。
汴京发动的河北大战遭遇惨败,近十万大军败亡,种师中等一批高级将领战死沙场。
五月底,李虎悄悄赶到河中府治所河东城。
>>>点击查看《大宋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