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宋时明月 > 宋时明月目录 > 第二卷 第三百九十八章 火灾(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宋时明月 第二卷 第三百九十八章 火灾(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三百九十八章 火灾

    赵兴笑着看了帅范一眼,帅范嘟囔:“我说他怎么答应的这么爽快……罢了,我南洋事务局也有多名宋商‘被抢劫’,所以我们原本就耐不住性子,打算借保护宋商的名义寻找战机,北洋事务局愿意领这个名头,但此战的收益要预先讲清楚……”

    帅范扯着那名官员,商量起战后收益,赵兴笑着拉着万俟咏,走上青瓦台的楼顶平台。

    一走到外面,赵兴不禁打了个寒颤,自语:“这冰室效应似乎越来越明显,现在腊月,天气冷的冻死人。”

    万俟咏摇头:“太尉大人总是丢给我们一大堆麻烦,北洋事务局的存在是为了制衡南洋事务局的,现在大人打着北洋事务局的名头出战……唉,一堆麻烦啊!”

    赵兴深深吸了几口冷空气,又问:“各地的预算方案报上来了吗?”

    万俟咏答:“报上来了,大约有一亿一千贯,我不打算把这些钱都拨付下去,打算按季拨放,让他们花多少用多少,否则像往年一样不还是麻烦一堆么?”

    赵兴眺望着北方,若有所思的说:“明年,我们无论如何要扶持一个人上位,我打算让黄鲁直出任礼部尚书,张耒出任户部尚书,把吏部、户部先拿到手再说。”

    万俟咏沉思的回答:“蔡京恐怕不会轻易撒手户部,但旧党如何,旧党怎么也该扶持上一个人?”

    “范纯礼!范老大人的弟弟,范仲淹的儿子,我准备让他接掌枢密院,而后选一名关党人员,接掌工部,李诫、单锷再历练一番。也有资历掌管工部。如此一来,三省六部,新党旧党浙党三党分立,新党拿走一个宰相,也算均衡了。”

    万俟咏也学着赵兴的样子深深吸了口气,接着又说:“明年开始,我们要挨个审核东南事务局下辖的各个乡老议会,争取让这些乡老议会都发挥监督作用。另外,福建也要下大力气整治……”

    赵兴打断了万俟咏的话:“福建大宗姓欺压小宗姓,这也是福建的多数意志,既然体现了多数意志,那就是大多数百姓地决定,我们无权用任何名义压制他们,否则引起反弹则不好说。

    在我想来,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体现的是上层共和,而基层共和,就需要蓝田乡约的指引,在乡约下,官吏与乡老共治地方。这才是完全彻底的共和。唯有共和,我们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当作猴子。

    有了自下而上的共和制,无论朝堂怎么乱,我们至少能保证东南半壁江山稳固。剩下的。就看我和诸君的努力了。”

    说起来,自从赵兴出征回来,出征将士放假回家过年之后,大宋百姓对世界的认识在悄然变化,海事新闻报连续出了几份连载,刊登南下将士地见闻录,在将士们的描述中,大宋之外的世界逐渐清晰起来。大宋人渐渐知道。在大宋之外还存在着另外的文明,还存在另外强大的国家,同时也知道,借助文化与武力两种手段扩张,大宋可以凭借自己的贸易,将世界的财富都搜刮过来。

    伴随着这种了解,也带来大宋百姓自信心的膨胀,他们对于数百年来。屈辱在辽国之下地待遇越来越不满。都想做出一种变化,而赵兴向北方伸出触角。这是大宋百姓希望见到的,他们都希望这位百战名将能够不断的削弱北方强敌,这种心态折射到北洋事务局,也就是韩忠彦突然降低了报价的原因。

    与此同时,赵兴在海外遍地开花的开设自由贸易领,那些自由贸易领地治理方式也反馈到了国内,大宋本土离海外那些小岛实在太远,要治理那些孤悬海外的贸易区,大宋本国根本无法承受行政压力。但把这些海外领地方行政工作承包给商人,大宋官府只派一个名义上的总督,这种全商业化运作的行政机构,不仅不让大宋财政额外支出什么,反而轻轻松松挣取了大笔地贸易收入与赋税。这种模式影响逐渐扩散,国内某些人不免也想,这种行政体制是否也能推行到国内。

    在这种思潮影响下,南洋事务局下辖的东南沿海地区,乡老议会的地位也越发重要,并逐渐从一个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平民机构,逐渐向握有部分行政权的实权机构转化。也因此,这一年,东南沿海的乡老议会推广的很顺利,剩下的就是需要对东南乡老议会地发展做出规划了。

    万俟咏沉默片刻,有气无力的回答:“大人说的也对,众数者,民愿也。既然福建百姓接受了他们这种体制,我们也无可奈何,不过,大人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不立。现在各地乡老议会都建立了,而蓝田乡约只是个泛泛的倡议,我们是否要确立一系列的规则,来校正它的发展。”

    “当然!”赵兴走到了青瓦台楼顶的女墙边,眺望着远处,万俟咏被赵兴的动作所惊醒,他也走过去眺望,他们眺望地方向,一股浓烟直冲天际,万俟咏看了一会儿,从怀中掏出一个袖珍望远镜,边举向浓烟升起地方向,边说:“奇怪,那里是……”

    燃起浓烟的地方是杭州纱场。

    那片地方临河,原先是利用水力纺纱,后来纱厂越盖越大,水力纺纱机显得动力不足,恰好这时,沈括主持研究地蒸汽动力纺纱机应用
>>>点击查看《宋时明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