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宋时明月 > 宋时明月目录 > 第二卷 第四百五十八章 小种经略的八问(第2页/共5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宋时明月 第二卷 第四百五十八章 小种经略的八问(第2页/共5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种师中悚然而起:“二十万,还分布在十二个军司,而我陕西有十八万军队,如果合攻一路,怎能不胜——何时发动?”

    赵兴反问:“这是你最后的一个问题吗?但我想,这个问题应该由你回答。”

    种师中想了片刻,突然脱下帽子掷于地上,大呼:“百年大恨,当灭此朝食。”

    赵兴举杯相邀:“来,这计划就叫‘垂直打击’,暗号就叫‘朝露’……饮胜!”

    种师中豪爽的举起酒瓮。仰头凑在瓮口,畅饮起来,瓮口大嘴巴小,酒水淋漓的淌满全身,种师中却毫不顾忌,他一边喝一边忘乎所以的大喊:“百年大恨一朝而灭,痛快!痛快!”

    这次会晤的经过并没有在任何笔记中出现,中宋一带。所有参与的官员都对此讳莫如深,但事后研究历史地人追寻蛛丝马迹,发觉这一年发生了一些看似不相连地事情,而事后这些事情都完美的组成了毁灭西夏的大战略。

    二月,鞑靼族少女自登州登船向杭州而去,她前脚走,就有海商运载巨量的木材进入登州码头,这些巨木难以想象的庞大。粗细达到直径两米,长约二十米左右。据运送巨木的海商声称,这些巨木都是从极北之地砍伐而来,这些木材的生长地比倭国还要北,那里成年冰封。生长着无数难以想象地巨大木材。是赵兴出巡日本时新发现地土地,资助战争地宋商看那片土地便宜,廉价买下,花了半年时间砍伐了这些木材。艰难运到登州。

    可惜,这些木材遭受的待遇却并不好。登州当地商人嘲笑该木材商痴傻,称:道君皇帝已经停了宫殿楼宇地建设,所以如此巨大的木头,已经无人购买,那商人白白花了钱,恐怕要赔了跳去跳海。

    事情的后续果如登州当地商人所料,木材商人源源不断的运来无数巨木。那些木材堆积在登州港外,几乎将登州港地水道全部堵塞,然而购买木材的人却寥寥无几。

    同月,秦风路快马报告吐蕃求和的消息,朝廷出于节省军费的目的,准备答应吐蕃地求和,在宋徽宗的要求下,朝廷召回了军中的童贯与高俅。高俅、童贯才出陕西。陕西方面鄜延路、泾源路、环庆路接连告急,报告西夏大举入侵的消息。据说鄜延路经略种师中暴病指挥反击战,战争打地很苦。

    朝廷犹豫了片刻,原本准备让童贯与高俅折返陕西,实地监督陕西的反击战,但道军皇帝不依不饶,坚持要召回两名心腹,枢密院无奈妥协,一边下诏命令秦风路与吐蕃休战,并同意秦风路所请,许可鞑靼族在青唐立足;一边命令鄜延路、泾源路、环庆路进行有限反击。

    与此同时,京城里,西夏使节喊起了“撞天屈”,他坚决不承认西夏入侵的消息,认为去年雪灾,西夏没有能力在开春时节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入侵,但他这么一说,枢密院反而相信了,枢密院反而相信了陕西方面的报告。

    “党向人……”,刘逵在执政堂振振有词:“党项人向来是我大宋为粮仓货件,每遇灾害则入侵劫掠,以度过难关,夏国使节说他们去年雪灾,那么,他今年不来我陕西劫掠,说出去谁能信?”

    黄庭坚点头,张商英赞同:“如此,下令陕西各路全面反击。”

    正在此时,又有使者来报,刚刚结束吐蕃战争的秦风路也发生了西夏入侵事件,至此,朝廷已经完全对西夏使节的言论不予置信,随后,朝廷启动了战争机制,开始向陕西调拨军械物资。

    陕西方面打的热火朝天,登州方面,终于有人购买木材了,一名陕西商人买下少量木材,打算通过水路运往京城,或有人嘲笑:如此巨大地木材,辗转运到京师,恐怕这木头也是黄金价了。

    没想到,购买木材的陕西上商人听了这话,犯了执拗的脾气,他声称准备把这些木材运回家乡,建造一座雄伟的大房子,以便后世子孙世代居住——说到做到,陕西商人开始联络船只,准备拖曳木材进入流东水河,自黄河转运至汴梁。

    这些巨木在黄河沿线艰难挺进,与此同时,陕西方面不断告急,似乎战况越演越烈,在此期间,西夏境内反而一片祥和气氛,不时的有从辽国东胜州飘来的木船在河上游荡,其中有一名读书人最为明显,他坐着小舟在江上漂流,做出一副愿者上钩的钓客心态,他钓鱼不用鱼竿,用硕大的金属钩连着粗大地绳子。钩上不挂鱼饵,只反复重复一个动作:把鱼钩扔入江中,而后一无所获地提起金钩。

    沿江地西夏牧民嘲笑这名钓客,这名钓客却振振有词地说:“你们哪里知道我钓的是什么,放鱼饵钓的是鱼,我却要钓鲲。”

    这话传出后,西夏国主大惊,以为这是辱吕公望。姜太公一样的人物,连忙派遣朝廷官员去寻找这名钓鲲客,但钓鲲客却不知所踪,不过,听到夏国国主寻找钓鲲客的消息,一夜之间,沿江的渔舟上出现了无数模仿钓鲲客行为的人,他们拿着巨大地金属钩。不停的扔到江中,徒劳无益的做着垂钓的工作。西夏国主气急败坏,空手而归。

    与此同时,那位真正的钓鲲客却坐在南洋衙门,叙述着他“钓鲲”的结果:“经过测量。沿江的水深
>>>点击查看《宋时明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