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首先强调“势”,其次再强调“技”。
这是中国生意人特有的风格。
徐腾先将在俄罗斯投资2000亿美元的“势”造出来,形成足够强的轰动效应,具体是否兑现就看俄罗斯对投资合作框架协议的履行情况,俄罗斯的政府配套工作执行到位,能赚钱,徐腾自然不在乎这2000亿美元。
反之,如果俄罗斯的政府配套工作执行率差,不能赚钱,那也不能怪徐腾拒绝执行后续的投资规划。
先造势,再谈技术性的操作,确保每一分钱的投资都能赚到良好的盈利。
欧盟显然迄今都还有点不适应徐腾的风格,被徐腾这一波操作震慑住了,只是表面看来像是中方外交和商务部的工作得力,让欧盟改变了决定,加快审批华银财团在欧洲的投资交易。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短短十几年时间,中国财团的实力就超越了美欧,凭借巨大的体量,首先在资本层面达到了领先地位,将欧美财团和欧美的世界500强企业都远远甩在身后。
华银财团每年控制着至少4000亿美元的新增投资,假设这里面有1/3是科研投资,1/3是固定资产投资,1/3是资本投资,有多少放在欧洲,有多少放在中国,有多少放在美国,欧盟、中国、美国都要竞争。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
过去,欧美反对中资收购的最佳策略是抓住国有资本的背景大做文章,这一招在面对华银财团时,完全没有用;第二招是防止技术泄露,面对华银财团也不是很有用,因为华银财团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高科技产业集团,你不卖,它过几年搞出自己的这一套,你死的更惨。
最后一招是保护国家安全。
这一招虽然屡次都能一击必杀,但也不能反复使用,否则,中国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挤压欧美在华的投资。
所以,当德国的那个左翼保守派政客的外长提出新观点,评价华银财团是中国秃鹫,国际资本世界的食腐动物时,就是在道德上进行批判,一时之间迅速流行于全球发达国家,甚至是泛滥成灾,大范围的影响到了发展中国家。
这里面不仅有国际媒体的夸张报道和渲染,还有大量的国际NGO组织在背后推波助澜,在纽约,在巴西,在欧洲都搞出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鼓惑年轻人,将反抗华银财团变成一种时尚。
徐腾就是涵养再好,面对这种舆论造势活动,也必然会愤怒。
他原本的想法是不急于反击,先回国修生养息,用心处理华银财团和华腾工业体的问题,慢慢坐视世界经济陷入更深层次的动荡期。
结果没想到,欧盟非要请他过来。
他没有那么好的涵养,一边被你污蔑,还一边登门做客,为你增添光彩。
2015年4月24日。
在G20峰会结束后不久,徐腾刚抵达伦敦摄政公园短暂休息几日,德国第二大的投资银行,德累斯特银行就陷入破产重组的情况,最终是由德意志银行接盘。
然而,德意志银行的情况也很糟糕,做为德国第一大商业银行和综合性的投资银行,德意志银行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几次重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整个德国的金融业安全。
欧洲真是家底雄厚才能撑得住欧债危机,但在14年国际资源泡沫危机和15年中东汇率危机的两次严重撞击下,欧洲金融业已经到了崩盘的边缘。
G20峰会给欧盟开出的会诊药方就是加快欧洲金融业整合,因为欧洲的中小银行和保险公司太多,成本高,风险控制能力弱,这就不像中美,基本都是大银行主导金融秩序,地区银行只是补充。
比如说英国,别看英国小,其实也有八大银行和四十多家郡级的区域银行,像利物浦银行、曼彻斯特市民银行,在各地都有不低的市场份额。
法国也不大,但是整个法国有二十多家主要的银行,第一到第六的规模大致差不多,所以连法国人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一家算是法国第一的银行。
意大利作为世界银行业鼻祖,银行数量就多的吓死人。
你想,意大利的银行产业发展了多少年,也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后的1998年,才由二十多家区域银行相互合并,组建了意大利第一规模的联合信贷银行USPA。
欧洲金融业还有一大问题,以USPA为例,它本身是由二十多家意大利的区域银行合并而成,迄今为止,除了米兰、罗马这样的大城市能够见到USPA标志的银行外,其余各个区域还是使用原有的银行标志,从银行的管理人员到体系,基本没有任何变化,实质上只是一个邦联模式的银行联盟。
苏格兰皇家银行全资持有西敏寺银行,劳埃德银行全资哈利法克斯银行,但这些银行都是分开运营,各管各的,实际也只是银行联盟。
这样的情况在整个欧盟非常普遍。
别看那些银行小,都是几百年的历史,随便找一家,可能就是建立于1473年的古董级银行。
>>>点击查看《无耻家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