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开始吧。”摆放好模型,朱君南利落地抛起一支铅笔先在画纸上定位置和比例。
画水粉画的第一步就是起稿,开始就像素描一样,都要先用铅笔打廓,接着用颜色定稿,根据静物的色调,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线可略重一点,并可用定稿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为下一步地着色做铺垫。当然造型能力强一些的画者也可以直接用色线起稿,不示明暗,直接着色。
仔仔细细地打完轮廓定位之后,朱君南开始给画面单色起底,他侧头看了旁边的余明浩,他采用的也是平摆浮搁的方式,也许他的想法与自己一样,这种构图方式给人的感觉比较自然。
初步定稿之后,朱君南认真地观察了一下色调和大色块的关系,不由皱了下眉,总体来讲这是幅紫颜色的画面,紫色不易反复画。第一遍的颜色就要争取画准确,使下一步能由一个好的基础。朱君南将画笔抵在下巴上沉思了一会儿,决定大胆尝试,先不考虑形体与笔触,根据新鲜的色彩印象大胆挥洒,先造成画面的色彩环境。
画到桌布背景的时候,朱君南有些犯难了。黄与紫是强对比色,如何能让这两种颜色有机地结合而不至于太突兀呢?
“呃,你觉得这个步骤该怎么处理?”余明浩突然发话了,原来他也一直注视着朱君南的动态,看来他也遇到了相同的难题。
“要不融灰色协调试试?”朱君南突发灵感,试探性地提议。
“好主意!我怎么没想到呢?”余明浩对朱君南的意见表示赞同。
两人达成一致后开始动手实施,果然,通过玻璃盘的灰紫色轻易地将两种比较强的颜色连接了起来。同时朱君南把粉紫色衬布上的梨和桔子的暗部色画得偏桔偏暖,从而形成对比,这样就增添了较多的颜色感。
“你觉得这个瓷瓶和瓷碗的色彩怎么处理呢?”朱君南在画瓷瓶和瓷碗时对光线的处理感到犯难了,因为这两种器皿的反射能力太强了,表达不当整幅画就全泡了。
“恩,要不在背光的暖颜色中加入紫色的成分?这样使整体颜色处在变化统一的色彩气氛中,就能达到响亮鲜明的效果了。”余明浩重新审视了一下画面慎重地回答。
“好!”朱君南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余明浩的想法,结果证明他的说法确实正确。
两个人这么边相互交流着边作画,不知不觉都已经过去了三四个小时,画作也进入了收口阶段。这一步要求准而精,一定要整体观察,影响整体关系的地方要毫不犹豫地改掉,这样才能使画作前后形成色彩的透视变化和画面的整体协调感,使画面更完整。
将近五个小时后,两人的初次合作终于进入尾声。但由于作画时间较长,两人的眼睛已经非常疲劳,色感也开始减弱,在具体刻画上开始出现长时作画的通病,就是忘记整体。因此,朱君南忙闭了下眼睛,屏气凝神,恢复了下第一印象,仔细检查了一下画面,保证在深入刻画时没有破坏整体,在局部和细节地色彩中也适当控制,使之不要“跳出”画面。直到将最后画得稍厚的一处洗掉重画完,朱君南才心满意足地一挥笔,得意地欢呼了一声:“耶!!!”
“好了,我也完工了。”余明浩长呼了口气,也放下了手中的画笔。
“我看看,到底是你行还是我行。”朱君南对自己的精心力作充满了信心,后退了好几步,开始左右打量两幅画作,余明浩也随之退让开了地方。
看了几眼之后,朱君南先是对细腻缜密的画风心生赞叹,接着也为自己的飞速进步感到骄傲。从整体看来,两幅作品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干湿画法相结合交叉使用的方法。既避免了全部采用干画法出现的*堆积的颜色和白粉不断加厚画面而引起的死板、干裂和颜色脱落的情况,也避免了用水过多失控引起的物体松散无光泽的毛病。这两种画法的交替技巧在两人的画作中都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我觉得你这个桃子画得很有质感,而我画的就显得呆板了,你是怎么调出来的?”朱君南指着余明浩的画问。
“你可以用小笔调一下的黄绿色,画出桃子的微妙变化,如背光、反光、倒影和桃子之间的缝隙。”余明浩答道。
“唉,那梨子和花瓶的处理上,我已经注意了水分调节与光感的配协,可似乎总达不到想要的结果。”朱君南无奈地叹了口气。
“其实,粉紫色衬布上的黄梨颜色可以调得稍饱和些,水分适当。如浅黄加白至中黄过渡到桔加绿,在颜色湿的时候进行衔接,笔触可以比较含蓄地表现出梨的光泽质感和韵味。”余明浩再看了眼朱君南的画接着说道,“花瓶的受光部分的花纹你可以画得虚些,偏蓝紫味,而转折部画的实些,背光带绿味。这一步只要你注意了画面的虚实、强弱和冷暖变化,基本实现两者的协调是不难的。”
“还有最后一步的收口工作要求准而精,一定要整体观察,影响整体关系的地方要毫不犹豫地改掉。你看,花瓶背光的调整时,调普蓝加熟褐画出背光里的花纹变化,边缘处调点紫色,明度该与后面的衬布接近,使之边
>>>点击查看《画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