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富裕,雇用齐国劳工时,给的薪水丰厚。此外,河间开发的任务由齐策主持,齐策本身就是一个阴谋家,面对十万齐国劳工,不能一点心思都不起。故而,在他的安排下,大多数齐国劳工在河间享受的待遇,远远超过他们在国内的待遇 使是武士。
赵氏强大的运输能力,是赵氏有能力提供充足的食物、外加充足的薪水。每月发薪水后,三餐管饱的齐国劳工们手头很松,于是,这十万购买力旺盛的齐国工人就形成了一个大市场,他们几乎能吞下所有的货物。
先期进入河间府做生意的齐国商人因此赚足了钱,他们卖空随身携带的货物,立刻返到家乡筹备更充足的货物,带齐更充足的人手,转身又向河间狂奔而来。这些商人发财的消息,先是被其家乡人获悉,紧接着,更多的商人向河间府涌来。不管以前做迂没做过商人,是人现在就知道带两三枚针、一点小布头,到河间贩售,”结果,河间桥头噪杂一片。
女齐先稳住苕国国君,然后拿着自己的麾节,与叔孙豹一起赶往桥头与守桥的士兵交涉,苕国国君满头冷汗的站在一群齐人当中,倾听着周围一片齐语。
“俺听说,当地劳工开始发放雪盐代替薪水了,俺家乡一位商人用货物,从劳工手里换购了雪盐,运回乡里就是十倍利息,很是赚了”
“没错,我也听说了这消息。听说是赵氏雇用的人太多,以至于手头钱币不够,开始用雪盐、陶瓷等制品,冲抵部分工钱,有的地方,领主已经开始发放木器制品 一都是赵氏工厂里精细加工出来的木器,虽然没有上漆,但收购回来后再刷一遍漆,就能卖上好价钱”只是木器体积太大,不好运输。”
又一名齐国商人用鄙夷的口气示:“傻了吧?木器虽然庞大,但如果江面化了冻,用船只运输,一船能运几百件木器,货船顺着海边航“行,一直能运到楚国去,沿途都不怕损坏。嗯,楚国的金币可是好东西”
又一个话音打断了这位聪明人的说法:“楚国现在还有临海的土地吗?我听说吴国跟楚国打得特别凶,最近楚国又战败了一次,所以楚人已经派出使者,要求与晋人尽快结盟,以便腾出手来对付吴国。”
刊才那位聪明商人强辩说:“吴国也很繁华呀,到了吴国就可以抵达长江口,顺着长江一路可以航行到楚国。吴、楚两国最近在江面上打得很凶,根本无法拦截商船
售国国君听得入神,已经忘了害怕,这时,女齐领着几名晋**官返回,向苕国国君汇报:“君上,我们已经通报了守桥士兵,请跟我来,他们将给你腾出桥面,让我们先通行。”
等战战兢炮的过了这座桥,苕国国君回身眺望着大桥,情不自禁的感慨:“真雄伟啊,这座桥是人力修建的吗?”
女齐漫不经心的回答:“这座大桥修了五年,早先的时候,武子不知道桥对面的状况,幻想用这座大桥沟通晋国,而本地领主齐策或许知道江对面的情况,但他不会说。
大桥修到一半的时候,赵武知道了桥对岸是荒凉的无主之地,他的心冷了,随后,大桥的修建拖拖拉拉,直到最近两年,齐策着手加快了修建工程,才将大桥完工。
不过,因为这座大桥的修建一波三折,所以桥梁的后半截工程远不如前半截精致。”
女齐说的并不完全正确。
春秋时代,大多数人并没有地理概念。齐策当时只知道这条河流是黄河,过了河就是黄河北岸,虽然北岸比较荒凉,但对于晋国人来说,北岸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河间地区与黄河北支流的北岸有什么区别,他们也不十分了算,只知道都非常荒凉,只零星散落着几个夷秋的小国。
赵武跟齐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动工修建大桥的。当初修建这座桥的目的,除了沟通晋国之外,另一个目的是震慑齐国,让齐国人见识到晋国人那难以想象的创造力,从而屈服在晋国人的脚下。所以大桥的南岸、 邻齐国的地方,修建的非常精致雄伟:比如临江的巨大塔式堡垒,它一方面用于固定桥索,一方面用来看守桥梁。 修建这座圆形石堡时,赵武曾不惜工本的从泰山运来花岗岩,采用了许多现代技术,将巨大的花岗岩一块块的用混凝土整体浇筑起来,为了使石堡开起来更唬人,赵武还模仿魔幻电影中的场景,用巨大的石块一左一右堆砌出两座石像,厚厚覆盖了固定桥索的石梁。
这两座石像是名武士造型,他持剑而立,背依大江,面朝齐国。使得巨型石堡显得气势雄伟,更加鬼斧神工,完全不像是人类技术所能建造的。
大河滔诣,走在摇晃的桥板上,
惊胆颤的倾听着脚下的江水,一边在惊心动魄的、提胆滞脑刚心境下走过大桥。当人脚踏河堤之后,难免有一种突然的轻松感,在这种极端的轻松感下,一路的观感被放大,回望河对岸的雄伟塔楼,自然而然的被这座大桥所征服 这就是赵武想达到的效果。
但其实,桥北岸非常简陋。工序进行到最后,赵武已经撤除了家族对造桥的财政支持。全凭齐策本身的力量支撑造桥,
>>>点击查看《春秋小领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