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触正在跟赵武讲述他国家附近的情况,这是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他在齐国稷下学宫混过几天,沾染了齐国人夸夸其谈的『毛』病,滔滔不绝的讲述着:“传闻随君有宝珠,光润圆滑,握在手上温润异常,含在嘴里,可以令尸体不朽。据说这宝珠是一名工匠献上的,他献上这枚宝珠后,求随君赏赐,随君却担心世上再有第二枚同样的宝珠,故而杀了这名工匠,以绝了世人的念头。
楚王听说随侯珠的情况后,发兵攻打随国,随侯无法抵抗,便『自杀』殉国,死时将宝珠含在嘴里埋入地下,楚王四处挖掘随侯尸体,数年而不可得,此后,楚王疑心随侯进入附近其他国家,于是再度发兵——我们英国也被楚王所灭。”
楚王当然找不见随侯珠了,随侯珠在接下来的几千年当中成为一个名词,象征着可遇不可求的宝贝,但现代人们终于找见了随侯墓葬,挖掘出土之后才发现,所谓的随侯珠是一个黑乎乎的玻璃球,这也是中国第一玻璃。
赵武曾经在电视上看过随侯珠的情况,据那个节目介绍,这是一块钡玻璃,不同于现代所看到的无『色』透明的钙镁玻璃。当时电视上播出这个节目的时候,旁边室友闲闲的说了一句话:“如果这是一位穿越人士制作的玻璃的话,那么这位穿越人士又创造了一种新死法——因盗用了后代科技,制作出一块当时难以想象的宝物,而后因献宝而被杀。”
这句话被赵武记起,是因为他有相同的感触——人在春秋,嚣张不得,嚣张是要牺牲的。
等等,猛然间赵武想起一件事,他回身问东郭离:“我们的陶匠把上釉技术研究出来了没有?”
东郭离苦笑了一下:“我们的陶匠只能偶尔做出釉来,时有时无,很不稳定,范匄那里已经抱怨好几回了。”
釉是什么东西,它就是玻璃,涂到陶瓷上被称为“釉”,涂到金属上被称为“珐琅”。隋珠是钡玻璃,它的主要成分——
“我明白了,上釉主要介质是硼砂,工匠们一定用过硼砂,所以釉彩才会时有时无……”
硼砂是中国首先发明使用的,最终由马可波罗传入欧洲。不过,古代中国对硼砂的叫法不一,马可波罗把天然硼砂称之为“西月石”。
东郭离回答:“硼砂——是那种白『色』粉沙吗?这东西是用来打磨的,青铜器铸造出来,要用硼砂降低熔化温度,还要用它来打磨器皿表面使之光滑……也许做模具的泥土里混上了一点,也未可知。”
赵武马上说:“让工匠们试试,用硼砂混合矿物染料,而后以水溶解,涂抹到陶器胚上……”
英触笑着拍马屁:“人都说武子聪慧,你瞧,我跟你说‘随珠’,你眨眼就能领悟出釉彩的成分,真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最早有关玻璃的记载始见于《尚书·禹贡》,此书中把在冶炬青铜或炼丹时所形成类似于玉的一种副产品被称为“缪琳”,而《楚辞》中将玻璃称之为“陆离”。现代成语中所谓“光怪陆离”,说的就是玻璃。
赵武还没来得及回应,武鲋一溜小跑的跑了进来,紧急汇报:“春蒐令下达了,元帅命令各地准备军赋,立即响应召集令——战争开始了!”
所谓“军赋”,也就是古代人所说的“赋”。
古代的税收分“税、赋、征”三种。赋的偏旁为“武”,“赋”的含义是:纳赋人自带粮食,自己准备兵器,按『政府』的指示到指定地点报到,以应付官府的差役,或者参加战争。
因为“赋”是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税,所以又被称为“军赋”。另外,古代一词多义,“赋”同时也有军队的意思,比如“三赋”意思为“三军”——周礼:天子有权拥有六支整编军,诸侯只能拥有三个军的编制。晋国是霸主,多一个军的编制。
赵武叹了口气:“战争开始了……我们需要多长准备时间?”
齐策回答:“别人或许久一点,但我们从一年前就开始准备,战车、铠甲、武器都是现成的,无需事先准备。我们的粮草也是现成的,都按照三日一份的份量存放在我们库里,只等君上一声令下,就可以分发到士兵——只是不知道主上这次打算带谁去?”
卫敏首先跳了出来:“我艺成自公孙丁,车右的位置是我的,我保证卫护好主上的右翼。”
林虎一挥膀子跳了出来:“御戎的位置是我的,谁都别跟我争,我力气大,车马陷到泥里,我可以跳下来推车轮,甚至可以扛着整辆车走,所以御戎的位置谁也不能跟我争。”
武鲋坐在原地,微笑的说:“赵氏武士久不上战场了,家主代表赵氏出战,我武鲋当然是御戎。”
武清笑了,他看着卫敏,说:“我没有公孙丁那样的师傅,但自问『射』箭的本领不下于你,车右的位置我当仁不让。”
武连谦逊:“我不跟你们争,我的长项既不在驾车,也不在持戈、『射』箭。我与武清训练山中猎人两年,擅长潜伏刺探消息,我带一组人马追随主上,愿当主上耳目。”
武士们争的不可开交,文臣们也开始争论,齐策
>>>点击查看《春秋小领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