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虽然不懂得后堂炮炮闩和闭锁机的原理,可他知道后世的炮弹都是整装的,这一点上在“沧海三式”步枪的制作中已经实现了。但枪和炮是完全两个概念,火炮引信的技术要求很高,比撞击发射引信(撞针雷汞火帽)高的多。
因撞针击发是在枪炮弹静止时将其击发,而炮弹引信却需要承受内膛发射震动力与极大压力的情况下而不爆,直到落地才引发。这个要求就很高了,弄得不好的话推进药爆发后会把引爆引信也引发,炮弹将直接在炮膛中爆炸,这可比实心弹的发射药膛炸更危险。
一番捣腾,最后在宣布失败的同时也改进了现正使用的开花弹。和一般人印象中不同的是,*引线点燃的爆炸弹如果用火炮发射,不发率高达70%以上,因此是不可*的。引线点火的黑铁球炸弹很早就出现了,但即使在拿破仑时代火炮主要也还是*实心跳弹攻击。海军的链弹、葡萄弹这些大部分是把散弹包装起来,*炮弹出口压力让其破裂四散,而不是用火药炸开来。
中华军中因为有慢性引信火药(褐色火药),这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爆炸率,可在历次战争中依旧有不少于三成的开花弹成了哑蛋。
现在枪炮监的大匠就是开花弹前端设计一种摩擦式发火管,就像火柴头一样的导管被固定在炮弹前段,尾部连接爆炸药,前端空体。当炮弹着地的时候,前端受挤压下陷,自然同导管产生摩擦,然后……
这种新式开花弹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爆炸率已经超过了九成,在试验成功后马上投入了生产。
而另外一个重要的改进就是在火炮上,机械复杂的闭锁机没搞出来,可下了这么大的功夫,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至少,大炮后短的密气性装置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且因为整装弹的研发,接触了众多材料后,枪炮监的大匠们发现铅锡的延展性,他们将铅锡合金覆摸在子铳的表面然后进行试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因为铅锡合金受到发射药爆燃的热量后,自然膨胀堵住了后渗的气体,对于射程的提高极有帮助。(正式宣布,火柴与中华国二年开始出产。)
同时因为车床的进一步发展,和借鉴于欧洲的钻床的经验,实用化大大增强,在蒸汽机的带动下已经可以撤出完整的螺旋线膛。中华军最新配置的大炮也从原先的直线膛,变为了最新的螺旋线膛。这样一来不仅再次增大了射程,而且提高了准确度,和实心弹的穿透力。
于此同时,炮膛的改变也带起了一种炮弹的改变——实心弹。中华国陆军已经很少使用这种原始的炮弹了,但海军和炮台守卫部队却离不开这个。他们的作战对象可是几百上千吨位的战舰。
经过这次大换装,圆球状的实心弹已经被彻底淘汰了,取而代替的是一种锥形实心弹。这种炮弹同后世的整装弹十分的相似,实际上它就是根据整装弹的外形设计的,梁明可一点都没插手。圆柱体的后身,带着尖尖的锥形弹头,外形如同拉长的水滴,尾部也增添了六个小稳定弹翼和一个尾边,由铅锡合金构成。在发射的时候,由于火药巨大的的推力和热量可以快速的把炮弹的合金尾边膨胀开来,使弹丸完成与火炮内壁的密封,同时对膛线的伤害不是很大,提高了炮管的使用时间。这和子铳的覆膜是一样的道理。
建阳六年,苦味酸的自产化又令中华国增添了一样利器,总的来说中华国大炮水准上面不仅没被拉近,而且越来越远。虽然这种大威力,并不是建筑与技术上的革新。
军备的快速更新和产出,让中华国的国库和梁明的内帑很是清减了不少,加上建国以来一直全力扩充的海军,中华国的国库存银减少。如今基加斐的到来,很是让梁明期待,不仅是他,周青竹等内阁大臣也盼着基加斐能带来一个大单子,好补充一下逐渐枯萎的国库。
事实上,这几年的全力扩军极大的消耗了中华国的国力。如今的中华陆军,足足编制了十二个整编步兵旅,也就是50000人。外加三个骑兵旅(二团四营编制),6000人;一个炮兵旅,4000人;单单野战军就有了六万。
还有二十个最新增编了炮兵的地方守备团,30000人;中州卫戍旅外加禁军,10000人;各地的炮台守卫部队,5000人。单单是陆军编制就扩充过了100000人。
海军方面,北洋、南洋、西洋三大舰队。星君级战舰(二级战列舰)五艘:武曲星君号(西洋舰队旗舰)、南极星君号(南洋舰队旗舰)、北极星君号(北洋舰队旗舰)、水德星君号(归属北洋)、破军星君号(归属北洋)。
星斗级战舰(三级战列舰)十七艘,分别为:“天枢号”、“天璇号”、“天玑号”、“天权号”、“玉衡号”、“开阳号”、“摇光号”、(北斗七星归属北洋舰队);“角木蛟号”、“亢金龙号”、“氐土貉号”、“心月狐号”、“箕水豹号”(归属西洋舰队);奎木狼、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昴日鸡(归属南洋舰队)。
天罡级战舰(巡洋舰)十四艘,天魁星、天罡星(归属越南分舰队);天机星、天闲星、天勇星、
>>>点击查看《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