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急如雷。
杀声密似雨。
渐渐升至正中的日头懒洋洋的照着,把暖意的阳光泼洒到交战双方的每一个人身上。
城头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
多铎的满洲亲军战斗力虽强,在仰攻城头的时候也发挥不出多少,但其顽强的战斗意志则展露无余。
城墙一带从来就是守军的天下,清兵一旦*近,数不清的石块、巨木、还有滚烫的热油立刻就如雨而下,更有密集的弓箭伺候。
这些亲军鞑子和新附军不同,面对城头的防守力量,根本就不象新附军那样躲闪走避,而是把刀子负在后背立刻蚁附而上。即使是被上面忽然落下的木头石块砸伤,也是沉闷不语的吭也不吭一声……
“弓箭,掩护。”
为了掩护自己的亲军,多铎已经调集几乎所有的弓兵,密密麻麻的如蝗虫一般尾随在满洲亲军之后。
新附军攻坚的能力不如满洲亲军,但是在远处以弓箭压制城头掩护满洲人还是能够胜任的。
无论是满洲人的角弓,还是大明制式小梢张弓,齐齐引弦。
“放箭。”
伴随这一个个参领地口令。一排排雕翎带着“嗖嗖”地尖锐声响射上城头。
以密集弓箭为掩护。然后趁机攻城。清军这样地招数大伙已经领教过许多次了。也早有准备。立刻树起百十面巨大木盾……
由于防守兵力地严重不足。木盾之间留出许多罅隙。汇集成片地箭矢初时还如惊飞地懵虫一般是先一团黑点儿。瞬间就成为白茫茫如骤雨一般笼罩过来。
在半空中加速落下地羽箭打在木盾之上。发出“咄”“咄”地短促脆响。还不时能把巨大地木盾射穿。连后面持盾之人也钉在一起。
“冲车。攻城锤。上。”
高大的冲车被奴兵们推着,带着沉闷的摩擦声迅速逼近城墙。
数丈之高的冲车顶层是一个可以放下收起的平台,早蒙了三层没有硝过的生牛皮,坚韧的很,就是利箭也射不穿。牛皮后面保护着身披重甲的持斧勇士,只要冲车*的足够近,就可以放开平台,上面的持斧勇士就可以跃上城头砍杀守卒。
巨大的攻城锤则直接被推着驶向城门左近,因为护城河早就填平,奴兵们在松软还渗着泥水的土地上铺好横向链木(一根根直径十几厘米的短木横着串起来,原理等同于履带,只不过是木质而已),攻城锤沿着链木轨道前进,在上百人的推动之下伴随着满洲兵的号子缓慢而又沉重的撞击城门左侧。
可以想象,城门里头早被守军封死,所以攻城一方很少直接撞击城门,而是选择撞击城门两侧。因为这一带安置有巨大的门轴和内置的吊桥锁,说不准还有藏兵洞等机巧设计,坚固程度肯定不高。
以密集弓箭压制,然后三管齐下攻城,多铎也算是尽了全力。
虽然早就预想到赴死军会顺着运河一线支援扬州,但是多铎并不敢抽调过多的兵力去拦截,因为他并不知道扬州守军已经虚弱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清军号称二十万,实则十三万,真正的主力就是五个旗的四万人马,至于那些新附军,满洲高层不对他们的攻坚能力和战斗一直抱有多大希望。
在十来天的攻坚战中,清军已伤亡约两万人马,当然大部分伤亡都是由新附军来承受的。
因为在外围和赴死军的交战中,一个主力蒙古旗被赴死军打残,再加上在扬州攻城过程中各旗也多少有些伤亡,剩余的主力核心战斗部也不过剩下两万七八的样子。
还要分散出一部分主力“照顾监督”扬州周围的新附军,多铎手上可以调动的兵力虽多,真正能够起到决定作用的并不多。
围成攻坚不同与野战,起码需要三倍的兵力才算达到攻守之间的平衡。
因为不知道城内的虚实,为防功亏一篑,多铎还真是不敢做出围城打援的决定。援兵没有打掉,被人家来个里应外合的可能不是没有。
对于赴死军的战斗力,多铎并没有低估,抽调一个主力满洲旗去迎战远道而来的赴死军。并不指望能够全歼赴死军于扬州城下,而是想拖出这支援兵,依*新附军的数量一点一点的把对方赶出去,同时加紧攻城。
就在今天凌晨,因为李、高二人出城投*,多铎总算摸清了扬州的虚实。
原来扬州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这让多铎和手下的一干清军将领大喜过望,立刻全力攻城。要不是知道了扬州的底细,多铎也不会这么轻易把自己的本部亲军拿出来打这样的攻坚战。
只要阿哈尼堪能把来援的赴死军拖到日落的时候就可以了。
多铎有十成的把握在天黑之前拿下扬州。
唯一没有料到的就是赴死军的战斗力,终究还是低估了赴死军。
以阿哈尼堪一个整旗的兵力和一万多新附军,竟然没有抵挡两个时辰就败下阵来。尤其是阿哈尼堪的满洲兵,伤亡达到两千七八百人,可以算是遭受重创,可见战斗之惨烈。
>>>点击查看《甲申天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