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攻势。
主要是因为朝廷的援助。淮西的民生问题暂时缓解。赴死军必须在这个宝贵的机会里打破满清的防线。
东至山东聊城。连接大名一直到西边的磁县。这是第一道防线。
从山西阳泉一直到山都德州。在北直隶的南部。是北京的满洲朝廷布置的最后一道防线。
看这个架势。满清朝廷已经彻底放弃这条防线以南的广大的区。进一步收缩兵力。想把赴军抵挡在防1,以南。
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其中又夹杂了大量的新附军。尤其是在很多新附军本身就和赴死面暗通款曲的情况下。这道试图阻隔赴死军马足的防线和没有也差不了。
关键是在这条防线北的阿济格。这才其中的关键。
阿济格部还有两万多主力。绝大多数是满洲战兵。其中的新附军战斗力相当不错。是在击破李闯老巢以前就收编的队伍。
就算是这个满洲的|力部队。对于现在的赴死军来说。已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敌人。山西的义军已经是遍的开花。造反已经成为一种平常的事情。阿济格要想稳固后方不分出相当的兵根本就办不到。击败阿济格不是很困难。关键是付出多大的代价。取胜之后还需要维持相当实力。
让李四这么忌惮的还是阿济格身后的吴三桂。
吴三桂手里还有数万的宁远老底子。而且一直盘踞在陕西。苦心经营之下也是一块硬骨头。最近又取了宁(当时没有宁夏这个行政单位——作按。就不必考据了)的税。兵精粮足。要是这个老汉奸趁机杀出来。还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按照老神棍的意思。是先和吴三桂取的某种默契。然后再动手攻打。这种比较稳妥的做法立刻就被李给否了。
虽然现在的局面已经改的面目全非。再不能依靠历史的趋势进行。可李四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这个时代的重要人物。
这也是一种对历史的把握。因为四很清楚吴三桂这个人物的本性。甚至比吴三桂本人还要清楚。
这个吴三桂可不是那种能被眼前的利益轻易打动的人物。和他说什么民族大义朝廷忠义更是对牛弹琴。
吴三桂这个人除不反他自己儿之外。跟着谁反谁。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中。吴三桂谁投靠过也都反叛过。
要是吴三桂真的把民族大义看的|么重要的话能献了山海关?能放鞑子进来?
要是吴三桂真的把廷忠义看的|么重要的话。一路追杀到广南?(缅甸。广南是一个很笼统的称呼。当时除了东南亚的几个大岛屿之外。只要是和大陆相连的的方统称广南这个称和宋末不大一样——作按)能亲手了永历?
吴三桂不可能真的忠清廷最的可能还是隔岸观火。等事态进一步明朗之后才会有多动作。当然也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
若是赴死军能够击败阿济格的话李四毫不怀疑吴三桂会使用这样那样的旗号。在阿格背后下刀子。
当然。若是赴死军损失惨重的话。吴三桂会趁机对赴死军下黑手。然后舒舒服服的做他的平西王。顺便赖住一大片的盘儿。取阿济格而代之。
若是吴三桂取代了阿济格反叛清廷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进攻是必然的只要能以最小的1价取的最大的战果。就足以震慑吴三桂。
赴死军需要的一个胜利一个足以奠定大局的胜利。到时候就不是忠诚伯去找平西王了。平西王会自己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的。
相对来看。清廷虽然占据了中的位。实力最为弱小。尤其是在北京附近需要大量兵力守卫的情况下。满洲中枢反而是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
打破了满清中枢的威望。让本就各自为政的各个力团体更加难以协同。就会成为各自为战的局面。无论是从军事还是从政治角度。正面直取北直隶是最佳选。
聊城到磁县这是赴死军面对的第一道成规模的防线。虽然赴死军有绝对的把握击破之。可李四还是准备借用兴武小朝廷的力量。
这一战最关键的不击破敌人的防线。而是在击败敌人之后保存下足够的实力。以实现打击的连贯性和突然性。最大限度调动山西的阿济格主力。
“给朝廷的奏章上几天了?”
“四”
要说借用朝廷的兵力为赴死军打前锋。这种便宜事情老神棍最喜欢。亲自拟的奏章飞马递过去。
“好。兵力继续前压。德威淮扬军调过来吧。朝廷那边一动手。咱们就开始。”
真要说硬攻击野战。都朝廷方面还真是做难。
渡江攻打扬州的时候。无
力还是战机。王师都是具备莫大的优势。可硬生生就满堂喝彩的好戏唱的走了调|儿。要不是赴死军赶来救场。;一点儿就唱砸了。所以对于这种直接硬攻强取的战斗。兴武君臣是相当谨慎。
多尔剧变之后。清廷极力收缩兵力。横亘在淮扬之间的蒙古旗彻底退了回去。在淮安一带驻扎。杨麟大军趁势前压。屯兵高邮之北。拉开的架势真是不小。而且一直是试
>>>点击查看《甲申天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