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四年四月丁卯日,大西皇帝张献忠,并东西南北四王、左右丞相及各部尚书等议事于文昌殿,经日未有决断之策。(张献忠的大顺是他的年号,天知道为什么用这个做年号,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大顺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作者按)
夜深,众人散去,唯有张献忠一人独坐文昌殿。
天下的大势已经很明显了,赴死军会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老对头吴三桂和豪格败在李四的手下,肯定会被李四给吞了,张献忠丝毫也不怀疑这一点儿。咄咄逼人的赴死军占据了川陕,左近就是豫南和鄂北,从地缘上已经把大西兜住,到了这个地步,赴死军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四川了。
前一番张献忠确实是想着联合李四把吴三桂打走,因为吴三桂确实是太厉害,打的大西四王五军节节败退,不得不做出联合赴死军共取吴三桂的策略。
现在的吴三桂已经完了,不管怎么谈,也就是争取一点更加优厚的条件而已,吴三桂必然并入赴死军。到了这个时候,张献忠必须要考虑自己的安危。
作为李四个人代表,红娘子很直接的指出了李四的意思,现在的张献忠面临的道路只有两个:其一是继续割据四川,然后与赴死军和闯军作生死之战。
闯军和赴死军勾勾搭搭是一天两天了,这时候张献忠清楚的很。红娘子这么说也比较可信,闯军的李延和郝摇旗等人肯定早就和李四有了什么秘密协议,很可能会成为赴死军的外围力量,至于李四拿出了什么条件,张献忠根本就不大关心,无非是保证闯军残部人员的安全和前程而已。
赴死军对川有兴趣这是肯定的,李四的实力如此膨胀全天下的地盘儿都兴趣,这是一切有霸王之资的人物所共有的特点。
和赴死军打的话,败的可能至少九成。张献忠很清楚大西的六十万大军到底是怎么一回子事情,这几十万大军到底有多少能战的,有几个可以和赴死军一较高下的献忠很明白。
显然。李四对这六十万大军没有一点儿地兴趣。也没有丝毫要把大西五军吞并地意思。因为在李四给出地第二个选择中。根本就没有提起关于军事方面地事情。
第二个条件要和地多:去帝号。大西国并入赴死军地势力范围忠诚伯会给张献忠本人一个风光体面地台阶下来。哪怕张献忠就是想着继续统这六十万大军也无可无不可。
关于大过大顺皇帝(最后一次声名。这里地大顺是张献忠地年号。和李自成无关)这个称号。张献忠还真地不怎么在意。当初干过捕快过衙役。还给县太爷喂过牲口。一直到现如今。起起落落地事情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回。对于称谓这种东西还真是看地很淡。
按照红娘子所说。要是可以地话。李四还能奏请朝廷赏个什么什么王地封号下来能继续统领几十万大军。按说也算是一个不错地出路。
可张献忠清楚地很。这些风光体面地背后。也隐藏着致命地杀机。最要紧地就是“大西国并入赴死军版图”这个地盘儿都没有了。几十万大军怎么办?谁来养?这样地话十万大军根本就不是什么可以倚仗地力量。反而是几十万张大嘴吃饭就得依赖他李四。
投降。在张献忠看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地事情又不是没有投降过。降了又反反了又降地事情早就做地熟们熟路。真要是到了危急地时候。张献忠根本就不介意用投降地把戏换取喘息休整地机会。反正也不差这一回了。
可现在的局势没有那么乐观,和甲申年之前的形势完全相反,只要这一回降了李四,再想起来可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甲申之前,天下乱成了一锅粥,只要保存住住根本的武装力量,找个机会随时都能再次崛起,就算没有机会,那些造反的“朋友”也能创造出机会来。不论如何,天下越乱,张献忠这样的人物就越有机会。
可现在的天下不是以前的天下了,李四以赴死军的强力弹压四方,各地都显现出了日趋稳定的架势,再想趁乱而起,已经难如登天。
要是降的话,以前的努力就会丢的干干净净,要是不降,丢的更干净彻底,左思右想之下,心中愈发烦闷,遂步出文昌殿,在殿外的石凳上坐下。几个贴身的卫士张罗着要去内殿取软座,被张献忠制止。
月朗星稀,玉宇无尘,低头踱步的张献忠低低吼道:“来人,有请红娘子……”
工夫不大,外间就已响起人声,听得一个女声说道:“这短剑是我贴身之物,须弥也不离身的……”
显然是外间值勤的宿卫要卸下红娘子的兵刃,因此起了争执。
“虽久为谋面,却是神交已久,都不是外人,快点儿进来吧。”张献忠读书不少,虽然没有功名,却不是李自成那样的粗人,说起话来也是斯文许多。
红娘子还是一身火红的装束,腰里盘着软鞭,还佩戴一把短剑,在几个宿卫的“引导“之下过来:“大王终于肯见我了?”
“哈哈,这是说的什么话?好似我躲着不见一样,这不是忙嘛。”张献忠摆摆手,示意几个卫士退下:“崇祯八年,在河南
>>>点击查看《甲申天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