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噢,我差点忘了,丘吉尔先生也许过上一段时间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去休息了。唉,说来有些令人难以置信,我听说最近先生在贵国的民意上似乎不怎么受欢迎啊。也许下一次能够同我在莫斯科进行类似协商的人,就不会是先生您了。这真令人遗憾。”
丘吉尔……
三位国家领导人凑在一起,而楚思南同丘吉尔之间,却是你来我往、不甘示弱地彼此唇枪舌剑,两个人谁都不肯退让,想尽办法挖出对方痛处。而在外人看来呢,这三位足以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大人物,确实凑在一起热络的交谈,貌似他们彼此间的交情都很不错。于是呢,在“咔嚓咔嚓”的照相机快门闪动中。来自全世界十余个国家的上百名记者,都在构思着各自新闻报道的题目。什么“三巨头会晤,莫斯科融冰”啦。什么“莫斯科会晤开端喜人,巴尔干半岛硝烟即将弥散”啦,等等等等,反正都是一些无比乐观的报道。可是实际上呢,这实际上的情况没有几个人知道。直到若干年后,一名当年曾经随同罗斯福前往莫斯科参加会议的白宫翻译,通过他地回忆录将当初三巨头在莫斯科列宁诺机场上的那番对话披露出来。世人才知道,原来那一场被称为“带来二战后真正和平地会议”,其实远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和谐。同时,人们也开始用“楚氏地和平”、“奥丁的和平”,来形容那些口是心非、假借和平的名义行战争之实的人。奥丁是希腊神话中的战胜,而楚思南则是二战中世所公认的“红色战神”。毫无疑问,期望战胜能够给人们带来和平,那绝对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
且不管楚思南在和平地问题上是如何的虚伪。也不管他同丘吉尔、罗斯福之间所进行的那些毫无营养的讽刺挖苦,反正从三巨头在莫斯科列宁诺机场会面那一刻开始,三大国针对战后重建和平、制裁战败德国、成立联合国、解决巴尔干争端等问题所展开的谈判,终于正式开始了。
老实说,这一场谈判进行的并不顺利,三方,哦,准确地说,是两方的代表,在克里姆林宫临时设立的谈判大厅里,整日不停地争论、纠缠,彼此都希望能够从这次的谈判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原本,按照安排计划,此次会议的协商内容,将会在一个星期内全部达成共识,但是在实际的谈判过程中,由于众多的议题双方久久无法达成妥协,因此,直到三周之后,这次会议才算是最终告一段落。
通过长达二十余天的谈判,在彼此间的妥协、退让之后,与会三方的代表最终达成了十余项决议:在针对希腊以及东欧的诸多问题上,苏联方面因为在该地区保持着绝对优势的驻军以及压倒各方的政治影响力,同时,再加上楚思南的强硬,美英最终不得不做出让步,在很大程度上修改此前雅尔塔会议中三方代表所达成的一些共识。针对希腊的问题,英国做出最终的让步,他们做出承诺,将会在此次会议结束之后的三个月内,撤离所有驻希腊的英军部队,同时,不再对希腊现有的帕潘德里欧政权提供任何形式上的军事以及经济援助。美英两国政府,将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希腊的现实情况,决定是否承认由希共为主的左派政权。而作为回报,苏军应该在此次会议结束之后的三个月内,撤走所有驻留在挪威、芬兰境内的军队,同时,苏联政府不得向芬兰提出任何领土上的要求,苏芬双方的边界应以二战前一九四零年的实际分界线为基础重新划定。
在对战后德国处理的问题上,三方代表秉承对战后日本处理的方式方法,最终绝对由苏、美、英、法四国,将德国领土实行分区管理。但是与日本有些不同的是,此次会议还决定一揽子解决德国同波兰之间长期存在的历史性领土纠纷,其大概的方式,就是将东普鲁士地区的原德国领土划分给波兰,与此同时,波兰则将其西部与德国本土接壤的一个省份割让给德国,但却暂时交由苏联管理。就这样,四国通过一场会议,将曾经雄极一时的德意志帝国瓜分了,而此后成立的东、西德国,也是在这次划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关于成立联合国的问题,由于在之前地雅尔塔会议上,几方代表已经有了最后的议定。因此协商的内容也比较少、协商起来也相对来说要容易很多。而在这一次会议上就这一议题所达成的主要共识,就是联合国成立的具体时间、总部设立的具体地址、常任理事国的构成与权限、联合国机构的日常维持问题、各个会员国每年应缴纳的会费问题等等等等。很明显,这些都是细节性的问题,其关键点在于研究而不是争论。
就在这场会议进行地同时,楚思南本人也没有闲着,他除了每天定期到会场同与会的代表们见个面之外,还要在每天晚上听取会议地进展情况,同时,还要对下一步会谈的主要内容以及苏联方面可以做出地让步作出明确而具体的指示。
在这一段时间里,莫斯科可谓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莫斯科会议的最后结果,尤其是那些同此次会议结果有着休戚相关的利益勾连的国家。
在二月二十二日。希腊共产党委派马科斯为代表,亲自赶赴莫斯科同楚思南会面。在会面中,马科斯要求苏共方面继续秉承以往的态度与立
>>>点击查看《新二战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