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宽而浅的线列,然后齐射。
一条线列,有二至四排士兵。
这其中有几点非常关键,第一,能够采用排队枪毙战术的军队,士兵的训练度都相当高。
这种训练度高指的不是士兵的个人能力,而是把服从指挥刻到了骨头里,他们可以冒着敌方枪弹缓步前进,身边不断有同伴中弹倒下还视如无睹。
纪律优良的部队,在前排的人被子弹击毙后,后排士兵会迅速把前方出现的空位填补上,保证队列的完整性。
虽然当年滑膛枪命中率的确很低,但哪怕是10%的命中率,第一排的人也有十分之一的概率会送命,这可比彩票中奖概率高太多了,并且随着距离的接近,“中奖”概率也不断提升,能够像机器一样保持节奏缓缓压向敌军的队伍,那种压迫感是非常惊人的。
这种高度组织化的军队个人勇武可能并不十分突出,但是却能将战斗力合为一体,面对强敌时第一排的士兵伤亡会非常大,不过却能在还击中一举把敌军击溃,从而一举获胜。
在1759年的亚伯拉罕平原会战中,英法军队交锋,英军顶着法军的子弹,一直列队走到法军阵前18米才开火。
第一次射击就撂倒法军600多人,瞬间就将法国人的军心摧垮。
而第二个关键点在于,步兵都装备有刺刀,在近距离摧垮敌人的阵型后,步兵发动刺刀冲锋,摧枯拉朽一样把敌人击溃。
真正解决战斗的其实是刺刀。
所以整齐的阵型就非常重要,因为双方交战距离都非常近,假如一方的队列出现散乱,另外一方来个集体冲锋这仗就算有结果了。
当年清军面对英军部队,在火器上还能打一打,但是英军一旦刺刀冲锋,清军就立刻崩溃了。
主要是士兵在训练度上差得太远,导致士气低落,一旦军心不稳,这仗就没法打了。
因为当年的滑膛枪发射速度非常慢,一分钟大概只有两三发,过程也相当繁琐,在激烈的作战中,人的动作和思维都不如平时利落,所以还会出现哑火后继续往枪里装弹的情况。
作为对比,弓箭射击的速度就要快很多,一名英国长弓手能在一分钟内精确射出12支箭。
弓箭手有没有可能战胜同等数量的线列步兵。
这个问题假如放在历史中去看,弓箭手显然没有任何的胜算,这是因为线列步兵作战时还会有骑兵和炮兵互相支援。
弓箭手密集的方阵是炮兵最好的靶子,在大炮轰击下弓箭手根本无法射出密集的箭雨,而骑兵剿杀散乱逃命的弓箭手基本就是虐菜。
如果拿走炮兵和骑兵,弓箭手和线列步兵单挑,那就很有意思了。
还是以英国长弓手为例,他们的长弓最大射程可以超过300米,当然这么远的距离基本是没有什么准头的。而优秀的弓手能在近200米的距离射中靶子。
在这个距离,锁子甲都无法抵御长弓的射击,在100米距离内,长弓的威力简直摧枯拉朽。
假如一支1200人的线列步兵,排成三队,朝1200名英国长弓手组成的箭阵行进,其行进速度为每秒钟1.5米,线列步兵的开火距离为50米,那么从250米到50米的距离,需要花费133秒。
英国长弓手如果按照每分钟12箭的标准,可以射出26箭,总计31200箭,就算弓箭命中率只有3%,线列步兵也基本全灭。
排成密集阵形万箭齐发也是很可怕的。
这是因为弓箭手在远射时可以采取抛射,所以1200人即使排列成较为密集阵型仍然可以同时射击,而随着线列步兵行进速度越来越近,弓箭手的命中率会急剧上升,所以走到50米距离的时候,基本属于人形靶了。
线列步兵能否行进到某个距离就开始冲锋。
步兵的冲锋速度比起骑兵来慢得不是一星半点,在100米距离发动冲锋,起码需要20秒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弓箭手可以射击4轮,也就是4800支箭,如果采用边射边后退的风筝战术,还可以大大延长交战时间。
对于线列步兵来说长距离冲锋会消耗大量体力,对接下来的肉搏非常不利。
所以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线列步兵真的是拿英国长弓手没什么好的办法。
既然长弓手这么厉害,为什么英国人在火药武器出现后迅速就将其淘汰了。
因为优秀的长弓手训练起来比拿滑膛枪的步兵困难太多了,好的长弓手需要长时间地磨练技艺,英国当年倾全国之力,才培养出来一小撮长弓手,当时英王规定,全国所有男子,从12岁到65岁,只要是身体健全都要在每周日集中进行长弓训练。
长弓手因为长期拉弓射箭,脊柱都产生了变形。
而滑膛枪手的培训十天半个月就可以了,反正当时的枪也打不准。
剩下的就是军官的皮鞭和棍棒教育,让士兵害怕受罚胜过害怕死亡。
两相权衡,有头脑的人都
>>>点击查看《明鹿鼎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