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炎炎烈日烤了两天,没接到一个能称得上漂亮的学妹,但吃了钟森同志两天的免费好饭,每顿有肉有蛋还有啤酒,王韧他们几个对陶昊的交游之广,那是佩服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最后一个傍晚,酒足饭饱的四人回到学校,大嘴巴的王韧又吹起这两天的好日子,羡慕得在长途汽车站嚼盒饭的几个直流口水。
这年头的学生苦啊,拿工资的国家干部才四五百块钱一个月,大专毕业生没转正之前更只有三百零三,猪肉却卖到了七块八一斤,可想而知这帮学生伢子过得是什么日子。
所以,陶昊才不信彭伟国,抽的是45块钱一包的大中华,他讲要为贫困学生谋福利,谁他妈的敢信?
等到晚自习结束,大家抱着席子、被子上天台睡觉,这又是农专的一大特色。宿舍里蚊子多又闷热,天台上虽然地板烫了点,但垫上学校发的草席和被子就不烫了,而且没蚊子有夜风,浪漫点的人还可以遥望星空。
陶昊他们一伙都没那个浪漫细胞,他们瘫睡的地方永远是烟雾缭绕兼牛皮不断,吹嘘的话题永远从黄色到黄色还是黄色。可惜的是,哪怕是最能吹的陶昊,也至今还是只童子鸡。倒是已经与他们消弥了嫌隙的曾冬青是过来人,经常跟他们讲讲在那遥远的风花雪月和灯红酒绿,聊以解解这帮童子鸡的饥渴。
今天有些例外,平时牛皮掀天的陶昊扔下东西,便去了另外一边找赵东明。自从陶昊送了他一个单放机当生日礼物后,这位学习积极分子便每晚都听英语磁带,不与这帮口头上的巨人同流合污。
“东明,东明,找你说点事”,见赵东明还躺在那念念有词,陶昊把他的耳机摘掉,又扔了几根烟把旁边的人轰走。陶昊同学有这面子,他跟孙国春交恶又和好是个传奇,很得这帮学生的佩服。
“什么事?”
有些事吧,陶昊不敢跟王韧那样的义气兄弟说,因为他们几个虽然义气但都是大嘴巴。赵东明不同,不但义气而且嘴巴严,更重要的是成熟,不象王韧他们样脑壳里还少根筋。
两人凑在一起嘀咕一阵,赵东明迟疑起来,他可不认为彭伟国是贪官。
“你搞错了,彭伟国没来农专前是做证券的,还被省里引进人才当了省证券公司的部门老总,我听张处说他以前一年光奖金都几十万。”
“什么?你别吓我!”
“我吓你干什么?复旦的经济学硕士,只要进了证券公司,起薪都五六万,前两年又是牛市,几十万奖金算什么?”
饶是陶昊有钱,也被这消息震得七荤八素,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一年几十万,抽中华算什么?难怪呐,老子送他两条大中华,还跟老子说什么原则问题是不能变通的。
操,一年都能赚几十万,还当什么破官?
“你以为他是你啊?”
赵东明没好气地训了口无遮拦的陶昊一句,又琢磨自己兄弟的事。彭伟国不缺钱,家里又有背景,那就应该不是出于私心,难道他还真想揭什么黑幕?
“也不对啊,他要是嫉恶如仇,以后只能在纪检口子上混,可他是学经济的。”
这种伤脑筋的活,陶昊自认不如这兄弟,打了个哈哈道:“你好好思考,等下告诉我答案就行。”
“回来”,坐在被子上的赵东明一把揪住想去吹牛的陶昊,低声道:“陶昊,你不想念书,这些东西就要多想。我们不害人,也得不让别人害了。”
“对对,防人之心不可无嘛”。
陶昊只好又坐下,陪着他这兄弟继续琢磨。他这兄弟呐,应该是出了家庭变故后就多疑了,别看他很义气很古道热肠,其实内里还有一肚子的计谋。
苦想了一阵,陶昊指了指自己的脑壳,小声道:“东明,你说他该不会是脑壳进了水吧?”
“你说呢?”
“不是,我是这么想的。你想啊,他家里有背景,又凭真本事赚得到大钱,还不会觉得老子天下第一?我跟你说,这种人要是犯起拗来,跟神经病没区别的。”
有道理,但不对!
经陶昊这么一说,远比他喜欢琢磨人的赵东明恍然大悟,小声道:“他可能不是想针对谁,而是想提出一个能让政策更好落实的办法。”
陶昊说假大空的东西能条条是道,那是因为他听电视里说得多、看报纸上写得多,但他哪真正懂那些东西,连忙道:“什么意思?”
赵东明学的是园艺,但他自考的专业是经济学,而且考过去的十科全部优秀,他当然知道其中的门道。又想了一阵,赵东明越觉得没错,这才小声道:“我这么跟你说吧,国家的扶持政策目的是好的,但效果呢?想让这些政策落到实处,就要找出一些刚性限制条件,再拿这些条件一项项去套,让下面的人没那么多空子钻。”
“你是说?”
有了大方向,陶昊倒是有本事举一反三,立即想到了他高考时加的那五十分。优待烈士后代,不是烈士后代那就不能加那五十分;还有学费的事,王韧他们那样的穷人都每年要交七
>>>点击查看《繁世俗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