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气概,早就二话不说睡倒在地哭嚎滔天了。
本想生一顿闷气,可木棚传来的饭香实在诱人,少年终是应了得罪了自己的大师父那句吃饭最大,一溜烟便蹿到了木棚的饭桌上。
第一个坐在饭桌上的是少年爱喝酒的大师父,平时懒散不爱动只会躺在草房顶上喝酒的老头,哪怕谷中最严格的四师父说一句他也仅仅只是翻个身的大师父,唯有在饭桌上时才会规规矩矩,除了喝酒,一句吃饭最大便是他的人生格言。
接着断断续续来到草棚的还有四个人,其中两个老头一个老汉一个青衫文士,加上本就在木棚中做饭盛汤的一个老妪,谷不过五里方圆,就这些老幼不一总计七人。
木棚中一边是厨房,另一边摆着一张吃饭用的长桌,剩余还有不大的一丈角落用来堆放柴禾和杂物。
长桌上老妪早已摆上一个盛满大骨汤还缺了口子的瓷盆,四碟小菜围在边上,长桌四边摆了七个深棕色无釉小碗,两边各一个,剩下一边两个一边三个个。
爱和少年打趣的喝酒老头坐长桌一头,另一头是少年的二师父一个胡子拉碴的不修边幅的老汉,少年坐的一边有三人:三师父一位青衫斯文中年,头上插一根碧玉簪子、还有一位是少年的六师父做饭老妪,但因为老妪不喜欢师父这个称号,便让少年改口叫自己木婆婆。
另一边有两个模样相差不大的老头,是少年的四师父和五师父。
众人围坐一圈都没人敢率先动筷。
谷中并无能真正说出口的规矩,但在饭桌上却有一条:做饭人不开口,其余人不得动筷。有一次喝酒老头大醉之后犯了这条忌讳,当天木婆婆虽没表态,可往后接连三天长桌上都只有六副碗筷,饿了老头三天还怂恿少年求情好几次才总算是大人不记小人过重新给他摆了一副碗筷。
老妪动筷给只有自己才视作心肝宝贝的少年夹了一块肉,其他人才纷纷开始以狼吞虎咽之势动了手中筷。
可少年并不领情,双手死死抱在怀中,鼻孔气愤愤出着粗气,撅起的嘴都能挂上一只油瓶。
这便是少年为数不多的睚眦必报,倒不是说他特别记仇,只是一天之内能报的仇绝不拖欠,可若万一忘了或是没本事报不了,那即便到了第二天也记不得,也不是他养尊处优贵人多忘事,纯粹是没去过谷外,不知道人心险恶,没经历过生死离别,不知道何为离心之痛。
“我们非凡这是怎么了?怎么拿鼻孔瞅着碗筷,难不成是婆婆今天做的大骨汤咸了还是淡了不和胃口?”
少年噘着嘴哼出声,没有挑明说出犯罪之人。
木婆婆则继续猜测,“不是?那就准是有人欺负你了是不?”
少年小鸡啄米猛地点了两下头,“嗯嗯。”
“是你四师父和五师父钓鱼时怕你惊走了鱼群把你轰走了?”
少年嘟嘴摇了摇头。
料到原委的老妪一双筷子狠狠拍在长桌上,起身拿了篓子话不多说就将少年大师父碗中的两块肉捞到少年碗里,又将桌上所有饭菜都往老头远处移开,这才双手叉腰开嗓道:“你个半截入土的没用老头为何总和非凡过不去,老不正经没个正形一点都不害臊,哪怕是非凡犯了小错,他还小你不应该让着他给娃留些自尊心?也就亏得在谷里,要是沦落道谷外早晚变成过街老鼠。”
少年一旁愤愤不平补充道:“我没犯错,是大师父先吊我胃口不讲故事。”
不说则已,一说便又是火上浇油,不仅连老头桌前的一个馒头也没了,连着明后两天也只能画饼充饥,活生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作的。
少年得了便宜还卖乖,朝着老头吐了吐舌头,然后才乐乐呵呵开吃了。
老头则是敢怒不敢言,生怕得罪被世人常说的最毒之人,那就不是一两天没饭吃的问题了,可看着别人吃总管不住自己的口水,老头便眼不见心不烦提着酒葫芦率先离去了。
临走前还狠狠朝着少年瞪了一眼,好像是在说:你小子等着,有你好受的。
少年不甘示弱,夹了一块肥肉放入口中吧唧着嘴吃得津津有味。
其他人则是一幅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都是顾得自家房上霜,不扫别家门前雪的样子。
在百无聊赖的谷中,类似这种稀松平常的拌嘴小事便也成了一种不可多得的乐趣,以至于千百年来不是一直冷冷清清太过乏味。
吃完饭,其他人纷纷前后离开了木棚,只有等着刷锅洗碗的木婆婆和贴心懂事的少年二人,老妪佝偻着身子刷锅洗碗,少年在一旁帮忙将碗筷擦干净。
老妪一边刷锅一边忧心忡忡开导少年:“非凡,你大师父就那副遭罪德性,喝了酒就疯疯癫癫胡言乱语,你别和一个醉了酒的人的计较,记着告诉婆婆就行,我帮你出气。”
少年一边刷碗一边嘻嘻笑道:“婆婆,其实今天是小事,真的,大师父他没欺负我,是我自个没记清时间才嚷着要他讲故事赌气来着,所以明后两天能不能将大师父的碗筷重新摆上饭桌?”
老妪
>>>点击查看《三尺青锋过人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