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过了几天,也不见女真人有什么动静。依旧是每日牛马的一般的苦工,依旧是饿着肚子挨鞭子,和以往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唯一不同的就是每次做工时候,身边多了十几个蛮兵看守。
说是蛮兵,其实不过是乌也部族中一些半大的孩子。这些童子军比那些蛮兵更能折磨人,为了在同伴面前显示自己的勇武,总是随手抽打正在干活的奴隶,咋咋呼呼的高喊:“生口,好好干活……”
惹的那些年纪更小的女真孩童好一阵羡慕的眼光,这些半大孩子则英雄一般更加卖力的抽打。
铁凿的丢失就好像是没有发生过一样,李源却明白女真人这是外松内紧,更是不敢掉以轻心。虽说心里对这些女真的孩童恨之入骨,却不敢表现出来,低眉顺目的默默劳作。
女真人对于箭矢的消耗量很大,所以这些奴隶是以打造各式的箭矢为主要任务。也不知是为了什么,这几天以来,女真人开始大量的打制铁质铠甲。
在李源的印象中,女真多是装备皮甲,而且只有正兵才装备全套的皮甲,至于副兵和那些仆从军队的装备极不整齐,不要说皮甲,就是号衣也不完备。
难道女真蛮兵遇到了激烈抵抗?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才不得不改进装备以提高军队的战场生存能力?
李源对历史所知有限,并不能如架空小说的主角那样对历史事件了如指掌,印象中女真人破了太原之后,再没有什么激烈的战事,难道历史改变了?
女真人建立的金国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集权国家,各部落之间依旧残存了很大的独立性,尤其是在目前这种极力扩张的情况下,还不大可能形成完备的补给系统。所以很难聚集大批的原料和高技术工匠,想要依*各地掠夺来奴隶来打造当时比较高级的鱼鳞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打造成套的铠甲在当时需要相当的技术,在缺乏足够工匠的情况下,女真人发挥了他们粗犷的民族特性。
女真本是处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度阶段,猛然间接触到中原的封建文明,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学习到其中的精髓,尤其在女真内部,尤其是在高层,有许多的老人对中原文明是一种极力抵触的情绪。
反应到现实生活中就是粗暴的对待比他们高级太多的中原文明,以血腥震慑的手段来达到占领的目的,以强力掠夺来实现国力的增长。
就是打造铠甲这么一件很小的事情,女真蛮族也没有想过要培养高级的工匠。既然很难做出鱼鳞铠,那就把精细的铠甲粗糙化。
女真式的“鱼鳞铠”完全就是大片的铁叶子串起来,胸甲部分甚至重达三十斤,和生铁铸造的也差不多了。为增加实用性,又在铁甲内罩一曾软牛皮。
这样的铠甲防御能力毋庸置疑,寻常的刀枪箭矢很难穿透。
但是,一套这样的铠甲起码有七十多斤,穿着这样的铠甲还能灵活跑动么?
直到女真人命令奴隶们打造同样厚重的马铠时候,李源忽然明白,乌也勃极烈这是在打造骑兵装备。
想想也就明白,如此沉重的铠甲也只有骑兵才能够使用。
李源本也见识过大金国引以为骄傲的铁浮屠,这样的重装骑兵防御巍峨如山,如磨盘一般绞杀步军,确实是厉害非常。
但那是在太原城中面对走投无路的宋军,武装到牙齿的铁浮屠对阵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的大宋残军,胜负之数本就没有任何的悬念。
然骑兵本就是野战之物,在城中和已经被堵截住的步军战斗根本就体现不出骑兵的价值。虽然这个时候的重装骑兵还被当成无敌的大杀器,但是李源比任何一个人都明白,骑兵的精髓就是高速机动迂回穿插,给骑兵罩上乌龟壳一样的重甲本身就很可笑。
重装骑兵本身就是个渣,当蒙古人在欧亚大陆驰骋纵横把轻骑兵的骑射之能演绎到极限的时候,人们才会明白这个道理。
女真人费心费力欲打造无敌的重装铁器,迟早在这方面栽个大跟斗。
而那些负责监工的蛮兵对这些防御能力极强的重铠却是眼热的很,迫不及待的操起刚刚打制好的胸甲披挂起来。
这些女真童子军本就是人小力薄,勉强披挂上笨重的铠甲,几乎不能动弹,犹自不愿在同伴面前示弱,硬撑着挥舞长矛做冲杀状……
女真合族人口也不到两百万(到了金朝后期,女真人口总量曾经接近过400万),就算是倾尽全力最多能够集结二十到三十万的兵力,这点兵力要想一口吞下中原,未免有些自不量力。女真人在尽力利用契丹人遗留下来的战争潜力的同时,对于那些非女真出身的军队保持了极高的警惕。
女真进攻北宋时候虽然纠集了不小的兵力,但是真正的女真正兵连四成都不到,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大量的使用女真本部族的童子军,许多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也进入到战争之中
无论是对契丹还是对大宋,女真人都是孤注一掷的把本民族的命运作为赌注。
对辽的战争还可以解释为反抗压迫,但是对宋
>>>点击查看《怒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