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河内就中刘勇雷圈套,变成奸夫,王匡憋着一肚子火。来到怀县县衙他首先冲我大发火气:“你这个郡守怎么当的?你们河内尽出奸商!”
我非常震怒道:“怎么可能呢?我们河内民风淳朴,对于那些奸商、奸夫淫妇、奸贼,惩处极严。譬如本郡流行关猪笼,就是专门惩治奸夫淫妇。对于奸商,那是满门流放。”把柄在手,我丝毫不担心王匡耍威风。
王匡理亏,也没再责备,就在这里住下。我与蔡琰搬出衙门,故意腾出县衙。当晚李鑫假扮的山贼侵扰县衙,搞得王匡死去活来。第二天他又来找我,我淡淡地说道:“在下新到河内不久,听说黑山贼不时扰乱郡县。想是黑山一伙的,刺史还是忍耐下。”我也不再给他打点住所,依然每晚派人骚扰县衙。王匡被弄得灰头土脸,想拉拢当地豪强,大家都以为他来增收租赋,无人肯卖帐。
迎接北海太史慈母亲的使者才出发不到几天,太史慈这个孝子就来到河内,令人喜出望外。“五哥,你怎么来啦?”抱着久违的兄弟,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大将军被张让等人杀害,袁绍、袁术冲入南宫给何进报仇。大将军的部下吴匡聚众杀害何苗,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如今洛阳城乱作一团。我于是深夜潜出,想到母亲在河内,就来投奔兄弟。”太史慈徐徐道来京城风云变幻。在我离开洛阳后,历史遵照原来的轨迹,该发生的事件接踵而至。
我预先知道历史该当如此,从容面对。荀彧、许攸不知道未来走向,大惊失色。没想到一夜之间,外戚和宦官两股支撑大汉帝国的力量轰然倒塌。朝廷失去支柱,军阀趁虚而入,不知道朝廷里的三公九卿们是否能挽救危局。荀彧转望着我,目光全是惊讶和佩服。一切如我所料,这正是现代人回到三国的优势。
“集合兵马,进京勤王!”我明知道刺史王匡的到来会极大限制我的决策,而且以河内现有的军事实力进京,纯属肉包子打狗;再说以目前洛阳的混乱,我军勤王未必得到半点好处。当然我很大程度上是说给忠心汉室的荀彧听,我要让部下相信自己对帝国的忠诚。目前的大汉帝国虽然像一座即将倒塌的大厦,但只要董卓没有乱政,帝国的威信和对士人的魅力依然存在。
“王匡在河内如鲠在喉,我们先除掉他,然后方可决定入京大计。”许攸是棵墙头草。昨天与我密谈还说朝廷混乱,劝我积蓄力量,拥兵自立。我当时不置可否,但今天我的话让他认清立场,马上转变态度支持入京。
许攸的话不无道理,王匡对于我方来说是块绊脚石,必须除掉然后才能成大事。得到部下意见统一,我立刻采取强硬态度把王匡驱逐出河内。许攸的话很对,王匡是何进任命的河内刺史,何进一死,外戚势力垮台,朝廷就不会承认这个空头衔。王匡在河内得不到豪强支持,这位孤家寡人我自然不再客气。
王匡一走,我这个名副其实的河内郡守就完全掌握了军政大权。首先我上书朝廷,辟任荀彧为郡丞,许攸为参军,又擢升太史慈为千人,韩浩为司马。面对属吏、司马等文武官员,我第二次将‘进京勤王’摆上桌面。管理军事的千人太史慈和司马韩浩等人提议,河内募兵不足,新兵缺乏训练,请求秫兵厉马,加强训练,整饬武库。其他属吏便没人提及勤王的事情,我于是暂时搁置此事,专心发展河内。
荀彧不愧王佐之才,一任郡丞就招贤纳士,先后为我推举不少三河名士:河内修武名士张范,本来性情恬静乐道,不知荀彧使出什么技巧,竟让他也乐于出仕。荀彧更是请来名士满宠。满宠是山阳昌邑人,弃官归家。于是我派使者盛情征辟,得到满宠青睐。又得任城人吕虔相助。可谓人才济济。
正当我踌躇满志,准备在河内巩固基础时,一个不幸的消息由贼曹叶羽传来。
“有大批流民从共县南下朝获嘉涌来。”负责抓捕盗贼的叶羽早派手下打探全郡情报。
“流民?真他娘头疼,大约多少人?”我搁下公文,面色紧张。古代地方州郡最怕遇上流民。他们丧失土地无所依归或因天灾**流亡他乡。这些流民暂时脱离地方郡县管辖,由贫困地区流向丰稔稳定地区,不少人落草为寇不断扰乱治安。而且饥民们对沿途逢庄稼饥不择食,破坏农业生产。
“十万。”叶羽悄悄吐舌头的动作没有逃过我目瞪口呆的眼睛。
十万是个什么数目,我心底再清楚不过。河内郡全郡统计约十八万九千,人口约八十五万。涌入十万流民意味着河内郡的粮食生产必须多供应八分之一的人口。这在仓禀存粮本就不足的河内制造更大的压力。
“他们是本郡来的还是外来人口?”我又问叶羽。弄清这个问题十分必要。外来人口需要官府提供多余口粮,本郡内部流动则说明当地将发生重大变故。
“听说大部分是从上党九原来的。黑山贼侵扰郡县,郡守抵挡不住,许多地方的民众就大量流亡。”
你爷爷的,黑山贼势力如此猖獗。“黑山不是在我河内?为什么他们舍近求远,侵扰别郡?”黑山军以山地为依托,长期活动在常山、赵郡
>>>点击查看《决战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