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和萧歆妍的离开并没有让宴会气氛变冷,相反的是,孝昭帝的心情很好,一直在和谢煜安喝
酒。
几杯下肚,孝昭帝卸下九五至尊的架子,看着谢煜安感慨的说:“朕委实是对不住爱卿和镇南军
啊!”
拱月县的叛乱被镇压,并未造成大的人员伤亡,但这件事给孝昭帝敲响了警钟。
参与叛乱的除了退役的镇南军将士,还有周边州县逃难的百姓,甚至还有护城军在做内应,若不是
民心不顺,叛军怎么能集结这么多人一起谋事?
孝昭帝之前已经不打算追究粮饷案了,经过此事,又起了追查的心思。
叛乱的消息虽然被完全封锁,但粮饷之事军中将士都是知晓的,若不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待,他们
日后怎么可能继续死心塌地的为昭陵卖命?
谢煜安给自己倒了杯酒,并不接话,孝昭帝继续说:“爱卿在边关戍守十余载,与军中将士感情深
厚,如今爱卿的眼睛和腿都好了,朕觉得还是由爱卿继续担任主帅比较好。”
薛家虽然是太后娘家,曾经也是武将世家,但和太后的联系太过紧密,兵权交到薛恒手里,孝昭帝
其实不太放心,况且薛恒还年轻,心气儿颇高,很是自负,之前和朝中武将都相处不好,到了军中只怕
也很难得人心。
之前孝昭帝愿意把兵权交给薛恒,那是因为薛家和一些世家大族在背后支持,愿意出钱补贴军需,
现在萧歆妍和谢煜安结为兄妹了,有萧家的财力支持,兵权再交还给谢煜安也是理所应当的。
孝昭帝的考量很周到,太子却开口说:“父皇,儿臣觉得不可!”
孝昭帝看向太子,太子严肃的说:“朝中政务,最忌讳朝令夕改,况且此次旱灾,多亏了薛恒带着
镇南军将士维持秩序才没有出乱子,父皇本该奖赏于他,如今反而夺了他手中的兵权,这让他和薛家怎
么想?”
薛恒和几位皇子的年纪差不多大,很小的时候就进宫伴读,太子不只把他当作臣子,更有几分兄弟
情谊,比起谢煜安这个外人,太子自然更希望兵权能我在自己亲近的人手中。
太子说完,其他几位皇子也跟着附和,孝昭帝的脸慢慢沉了下来,他看着太子问:“谶儿觉得薛恒
比晋安侯更有将相之才?”
孝昭帝的语气有些重,皇后察觉不对劲,试图缓和气氛:“今日祈福大典圆满结束,方才晋安侯与
萧小姐结为兄妹,算是双喜临门,大家应该高兴才是,佛门净地,就不聊朝政了吧。”
皇后说着话一个劲儿的给太子递眼色,太子正想改口,孝昭帝冷声道:“皇后不必岔开话题,让太
子把话说完。”
太子站起来说:“晋安侯戍守边关十余载,打过的仗数不胜数,论实战经验,薛恒自然比不上晋安
侯,但晋安侯的眼睛刚好,只怕还需要多休养一段时日,不宜过度操劳,更重要的是,儿臣以为,军中
将士应该对朝廷忠心,而不是对某一个人忠心。”
太子最后这句话,明显是觉得谢煜安在镇南军中的威信太大了,一旦他有谋逆之心,对朝廷将是巨
大的灾难。
“放肆!”
孝昭帝脸色顿变,厉声呵斥,太子立刻跪下,却还是不卑不亢的说:“儿臣知道这番话对晋安侯来
说有些冒犯,但儿臣可以对天发誓,儿臣此言绝无私心!”
太子所言的确还算公正,他并没有因为和薛恒关系亲近而否认谢煜安的才能,他只是出于大局考
虑,由衷的觉得谢煜安不适合继续握着镇南军的兵权了。
孝昭帝气得皱眉,还要继续训斥,谢煜安适时开口:“陛下息怒,微臣觉得太子殿下此番说的很有
道理,陛下金口玉言,不可随意更改。”
兵权既然交出去了,谢煜安就没想过要再拿回来。
一句金口玉言,把孝昭帝架在那里了。
孝昭帝如果再劝,那就是承认自己说话不算话,但不把兵权还给谢煜安,他又不知道怎么才能说服
谢煜安查粮饷案。
孝昭帝正觉得为难,又听到谢煜安说:“陛下方才说对不住微臣,微臣斗胆向陛下求一个恩典。”
“哦?"孝昭帝来了兴致,“爱卿如今还有所求?"
谢煜安上前跪下说:“内子因出身不好,颇为自卑,此番旱灾,多亏岳父有先见之明,及早提醒为
朝廷挽回了许多损失,岳父年事已高,升官发财对他而言想必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微臣想替内子求个
封赏。”
孝昭帝有重用容父的想法,但容父目前只是七品文官,按照这次的功劳,给他封的官未免太高了,
旱灾刚过,朝廷刚颁布了勤俭节约的
>>>点击查看《度春宵,这个侯爷是病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