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汤以后,历代商王集王权、神权于一身,既是君主,又是祭司,也就是说,殷商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这种政治制度虽然封闭落后,但它对民众思想的影响力却是很强的,六百多年下来,民间虽然还有不少人信仰最初的一神教,但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不过严格说来,商人的做法只是令上古一神教变质,还不至于毁掉它。但有了商人“变革天命”的示范,几百年后的周人效仿了他们的做法,华夏遂再次改朝换代。为了巩固新生的周王朝,周武王与其实际上的继承者周公创立并推行了一种以血缘和亲族关系为纽带、凡事讲究长幼尊卑的“礼义”为原则所构成的宗法制社会,并尽可能设法削弱原始一神教的影响,令其最终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因为人性是有亲疏的,重视家庭也是理所当然,一旦再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对“造物主——人类个体”的二元性基础社会体系的一神教冲击极大。即使是后世欧美基督教国家之中,重视家庭甚于上帝(基督教不管哪个分支的教义中,上帝都是高于家人的,但人性的力量却是难以泯灭的。)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何况是当时根基动摇的华夏上古一神教呢?
因为这一“杰作”,周武王、尤其是周公被后世儒家尊为“圣人”,但这种宗法制度虽然维稳效果极强(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朝代),却令后来的华夏过分重视“出身”,任人唯亲也随之成为常态,对华夏文明的发展阻碍极大。商朝时期平民乃至奴隶出身却成为宰辅重臣的比比皆是,而到了周朝,居然一个平民出身的重臣都没有(秦人的祖先因为擅于养马而被分封不错,但不管是非子,还是之前的造父,都并不是平民身份,而是中小贵族,何况一开始的秦子根本不算重臣,这与商朝那些本来只是贱民身份却直接被发掘成为国家重臣的贤者是完全不同的。),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此后的华夏社会逐渐变得上下等级森严,只要出身不好,哪怕再有本事也没有出头之地。历史上这一点直到墨子这个平民圣人出现后才有所改变,到了后来各国开始变法以后才算是改正过来。可即便如此,流毒已然种下,过分重视出身、过分重视家族、过分重视血缘、过分重视秩序的遗风在历史上一直影响着华夏(孔子的思想基本上就是沿袭自周公),直到二十一世纪,虽然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但至少在科技发展与社会公平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却远远大于其积极意义。从这一点来说,周公非但不是什么圣人,反而是华夏历史上的一个大罪人才是......
不过,即便屡遭重创,上古一神教在华夏民间仍未完全消亡,而那些商人“创造”并经周人增补的“神明”则始终乏人信仰,老百姓遇到危难的时候,总是会去祈求老天,而绝不会去求什么“盘古”、“黄帝”来保佑,这一习惯在历史上甚至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尽管那时的华夏人已经完全只把这当作一种习惯了......
然而,尽管上古一神教的存在令聂华创教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可后世的中华对他影响实在太深,聂华总觉得要是华夏全民信教,便不会再有中国了,因此他始终只是心中存念,却一直没有告诉任何人,然而残酷的命运却逼他不得不作出决断......
虽然情报不足的魏侯斯只将聂华当作一个寻常的公室余孽,可任何一个逆臣都会本能地将昔日主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魏侯斯自然也很想马上斩草除根。可是,墨门高手如云,派人刺杀是自取其辱,而墨门重义,想要挟势威逼墨门交人估计也没有可能,至于派兵?现在魏军的主力已经远征中山,国内已经相当空虚,而乐土虽与三晋相邻,但旁边还挨着一个对三晋敌意极深的郑国呢,魏国一旦出兵,郑国必然会有所动作,所以兵力不足是很危险的,所以魏国只能拉着赵国与韩国一同出兵,而三晋同盟其实并不像外人看上去那样稳固,共同出兵前必须协调好各自的利益,而这需要时间......
尤其是赵国与乐土并不接壤,攻占乐土对赵人全无好处,却会背上不义之名,划不来的,反正魏侯才是三晋的盟主,黑锅他不背谁背?其实说起来,自魏国独力出兵攻伐赵国觊觎已久的中山国开始,赵国与魏国的关系就不似当初那样融洽了......
最后三国君主会面后决定由魏国出兵一万、赵国出兵五千,韩国出兵一万五千并负责监视一旁的郑国,防止这个与三晋仇深似海的昔日小霸跳出来搅局,好处是魏侯许诺说战后韩国可以分到大头。三万军队虽然不多,但却都是经过战火洗礼的老兵,战斗力十分强大,三国君主都很自然地以为,对付人口不过十余万人而且尚无城郭可守的乐土应该是顺手拈来,毕竟墨门虽以善守闻名,但眼下乐土却没有城池,只有野战与逃跑两条路可选,在平坦开阔的野外,就凭墨门那几千号人,难道他们还能用身体挡住三晋的虎贲不成?
不过魏侯斯却认为墨子好歹是闻名天下的圣人,直接对乐土下手影响不好,主张先派人要求墨门将那小子交出来,无论墨门如何回应都比现在直接派兵攻打更有利,反正三晋也需要时间调集军队......
>>>点击查看《墨色战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