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正德五十年 > 正德五十年目录 > 5200 第四卷 烽火山东 六六二 联手(第1页/共5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正德五十年 5200 第四卷 烽火山东 六六二 联手(第1页/共5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而迁移各地富户去往镇远府,也是连子宁早就想好的一个计划。镇远府外城虽然已经规划,但是却是没有民户居住其中,而镇远府现在虽然已经开通了松花江直通内地各大港口的海上航线,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民间基础太过于薄弱。

    说白了,就是民间太穷了,没钱,没有资金投入。

    民间穷的连买船出海的钱都没有,连购置货物做生意的本钱都没有,就算是交通再怎么发达,条件再怎么便利,也是根本发展不起来。第一桶金何等重要?没有启动资金,说什么都是白瞎。

    民间经济尤其如此。

    而迁移各地富户到镇远府,一来是可以填充镇远府,二来则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大量的富户豪绅的到来,带来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按照国人的有钱先要买地的思维,这些资金肯定是有一部分要投入到土地上来。这就导致了肯定有部分农民因为土地兼并而失去土地,这部分农民会流入到镇远府——从农村进入城市——之中做工挣钱,于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市民阶层便初步产生。

    另外一部分资金,则是会用于投资作坊,生产商品进行贩卖,同时也会有相当大的部分会被用来买船,购置商品,东去出海,进入关内贩卖。这就立刻把镇远府周边的经济给带动起来了。

    而丰富的劳动力,也会解决镇远府外城那些即将建起来的作坊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如此一来。整个产业链便是能周转起来,经济自会走上蓬勃发展的良性道路。

    至于大量豪绅富户涌入镇远府带来的镇远府周边土地兼并加剧的问题。连子宁从来不会担心这等事儿,就算是担心也没用——除非是禁止土地买卖,否则的话,这种现象是绝对不可能通过任何的法令或者是行政制度来制止的。

    作为这个时代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土地往有钱人的手里聚积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象。

    纵观历代王朝,莫不如是,都是一开始的时候,由于前朝末期的战乱。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无主土地随处都是,所以新王朝刚一建立,手头有大量的土地可以自主分配,农民都是被分与了许多土地田产。倒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地主豪绅手里的土地则是越来越多。然后到了后期便矛盾激发,大量的失地农民成为流民,进而爆发农民大起义,整个王朝分崩离析。

    其运势走向,大致如此。

    想要解决这一点,除非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商业极度繁荣,农业和土地,在经济中从主导地位退居到次要地位——就比如说连子宁那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连子宁也有解决的办法——官绅一体纳粮。

    这就是为何从很久之前他就开始推行官绅一体纳粮的缘故,你有钱有势。家里良田千顷,好啊。你占了这些地,就得缴纳这么多的赋税。如此一来,国家的收入没有受到损失,农民起义的风险也被大大降低了——明末为何会起义频频爆发?就是因为官绅不纳粮,不收税,而官绅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多,自耕农的土地越来越少,可偏偏由于官绅不纳粮的政策,只要是被官绅给兼并了的土地就相当于是脱离了国家的控制。随着一个王朝的发展,国家机构越发的臃肿庞大,效率越来越低,所以开支只会更大,如此一来,赋税可是不能减少的,所以这些赋税就都被加到百姓身上去了。

    这才是王朝灭亡之最根本原因。

    明亡于文官,便是这个道理。

    所以,对于连子宁来说,官绅一体纳粮,是他推行的所有政策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也是最根本之所在!

    当然,社会矛盾的激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连子宁的这些措施却能大大的减缓这一过程,按照他的估算,最少也需要二百年的时间才会把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可是二百年以后的事情,谁还会去管?

    连子宁虽然不是那位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路易十五,却也不会为子孙谋划几百年之后的事情。

    想要建立万世基业的人,最终却是二世而亡。

    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儿孙自有儿孙福。

    临川楼五楼之上,连子宁正自凭栏远望。

    远山涛涛,密林墨染。

    再把视线转会城中,处处都是喧嚣,似乎隐隐的还有一阵阵的哭声叹息声传来,从他的角度,能看到不少人家都是忙忙碌碌,许多人出出进进的。

    自然是在忙着收拾行李,要搬家了。

    背后传来侍卫的声音:“大人,苏县令来了。”

    “嗯。”连子宁点点头,头也不回的摆摆手:“你且下去吧!”

    “是!”

    那侍卫下去,楼上只剩两人,苏季晟站在连子宁身后,低头敛目,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只不过时而粗重的呼吸声代表着他的心情绝对不像是表面看上去这般平静。

    “苏大人,你可知道,本官找你过来,所为何事?”连子宁淡淡问道。

    苏季晟苦笑一声:“大人终于要对在
>>>点击查看《正德五十年》最新章节